首页 > 潮州政企 > 数据潮州

2012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收窄

发布时间:2013-03-05 17:41:20 来源:潮州信息网

2012年市区居民 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收窄     2012年,潮州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涨幅逐月收窄。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2.4%,涨幅较去年的4.6%收窄2.2个百分点,其中非食品价格指数上涨0.4%;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1.0%;扣除鲜菜鲜果价格指数上涨2.3%;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3.0%。 一、 CPI总体运行情况 (一)各月同比CPI和环比CPI涨幅呈波浪式运行。2012年,同比CPI各月均在上涨通道运行,环比CPI各月涨跌互现,震荡运行。同比CPI和环比CPI单月价格水平最高点均出现在一月份,分别上涨4.7%和1.8%,同比最低水平是10月份,增长1.4%;环比最低水平是6月份,下降0.8%,如下图所示。 2012年CPI月环比、同比走势图             (二)八大类消费“五升三降”。从构成CPI的消费项目看, 2012年,八大类消费价格同比呈现五升三降的态势。“五升”中涨幅最大的是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0%,其次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6%,衣着价格上涨1.4%,居住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0.2%,共同拉动CPI上涨2.62个百分点。“三降”分别是交通和通信下降1.0%,烟酒下降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5%,共同影响CPI下行0.17个百分点。 (三)CPI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市区CPI上涨2.4%,比全省平均水平涨幅(2.8%)低 0.4个百分点。在全省21个地市中,从高至低排序,居第18位;在粤东四市中,比揭阳市、汕头市低0.2个百分点,比汕尾市稍高0.01个百分点。 二、CPI走势特点 (一)食品类价格“十四升二降”,仍然成为CPI上行的主要因素。2012年,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比去年涨幅9.9%收窄3.9个百分点,拉动CPI上行2.19个百分点,列入调查的16类食品价格呈“十四升二降”,较去年的全面上涨格局,涨价面缩小,上涨幅度也有所回落,且价格涨幅超过10%的仅2类。  一是粮油价格继续上涨。去年一些国家遭遇不同程度的旱灾,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产量减少,物稀价高,另一方面,种植业的运输成本及人工费用不断提高,进一步推高了大米、面粉及其制品的零售价格。2012年,市区粮食类价格和油脂类价格沿着上年的上涨通道继续运行,同比分别上涨4.3%和7.6%,其中大米上涨2.2%,粮食制品上涨10.8%,食用植物油上涨9.0%,植物油制品上涨4.7%。 二是菜类价格涨幅居首位。2012年,菜类价格上涨13.2%,涨幅居构成食品的十六个别类中的第一位,主要是受鲜菜价格上涨影响。今年来,“倒春寒”、“回南天”、长时间阴雨天气接二连三,鲜菜(特别是叶菜)长势受到严重影响,市场鲜菜供应量相对紧缺,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全年鲜菜价格上涨16.3%。 三是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持续上涨。近三年来,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年年攀升,2010年上涨3.0%,2011年上涨15.4%,2012年上涨7.5%。其中猪肉价格受到产业周期性、生产供应、消费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连续三年呈上涨趋势,在猪肉价格涨声四起的同时,牛肉、鸡肉价格也三年持续上涨,且涨幅较大,具体如下图所示。 2010—2012年猪肉、牛肉、鸡肉价格指数 单位:%

类别 2010 2011 2012
猪肉 105.5 124.1 100.7
牛肉 101.8 108.6 130.5
103.5 111.9 115.3

  (二)非食品价格小幅上涨,进一步推升CPI。2012年,非食品价格上涨0.4%,拉动CPI上行0.25个百分点,成为CPI上行的另一推手。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1.0%,工业品价格指数则与去年持平。 一是服务项目类别涨多降少。2012年,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1.0%,从其构成项目看,涨多降少。其中呈涨势的服务项目有十九类,涨幅较大的有短途汽车、其他邮寄、家庭服务等,分别上涨13.7%、6.7%、6.8%;呈降势仅有五类,移动通信费价格下降幅度最大,为10.5%,接着是飞机票价格和邮政邮寄价格,分别下降7.3%和5.5%,还有受政策性调价影响的景点门票,价格同比下降2.3%, 二是工业品类别涨跌互现。2012年工业品价格指数虽然与上年持平,但从构成看,各类别涨跌不一。去年国际原油、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资源类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推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导致部分工业品生产成本提高而涨价。调查显示,女式服装上涨1.2%,鞋袜帽上涨4.4%,家具上涨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上涨2.4%,中药材上涨1.0%,板材上涨2.0%。在一些工业品受成本推动跟涨的同时,也有相当部分工业消费品由于受市场供大于求,科技进步迅猛促更新换代步伐加快影响,价格仍在低位徘徊,其中家庭设备下降0.4%,文化娱乐用品下降1.0%,交通工具下降0.4%,通信工具下降10.8%。 三、 CPI涨幅逐步收窄原因 2012年,我市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虽在高位运行,但涨幅逐月收窄,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是经济增速回落,物价上涨压力有所缓解。2012年经济发展环境复杂严峻,全国经济增速逐步回落。我市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保经济平稳增长,全年GDP同比增长10.6%,比2011年回落了2.4个百分点,经济增速的放缓,减轻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二是政府宏观调控显成效。去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再次提出要增加生产、保障供给,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放在重要位置,各地区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扎实推进“菜园子”工程建设,去年底,国务院再出台了降低流通费用的10项政策,这些都为夯实农产品价格稳定提供了制度基础,从而有效抑制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价格的过快增长。 三是政策性下调价格影响。相对以前我市较高的居民用电价格,自七月份全省开始实行阶梯电价以来,居民用电价格总体下降,与此同时,随着物价部门加强对景点门票价格的监管,实行政府定价管理游览参观点继续执行现行的价格优惠政策以来,我市各大景点门票在国庆黄金周期间纷纷下调价格。2012年,居民用电价格下降1.4%。景点门票价格下降2.3%,共同影响CPI下行0.1个百分点。 四是大型购物中心竞争降价促销影响。市区两家大型购物中心成为市区大部分市民购物的主要场所,2012年这两家购物中心的零售额占市区总零售额的比例超三成,购物中心不定期进行较大范围较大力度的促销,使相当长一时段某类商品价格下降,对CPI上行造成一定的阻力。 四、明年走势展望及建议 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不明朗,我国将继续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从影响物价波动的因素来看,劳动力成本和流通费用的下降难度大、输入型通胀等因素将一定程度助推物价上涨,另一方面各种稳定物价措施以及惠农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将有效缓解物价的过快增长,但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将维持上涨态势。 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升的建议:一是保证市场供应。要严格保护生产基地面积,要建立完善储备制度,千方百计保证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满足市场正常的供应。二是降低流通成本。尽量减少以农产品为主的食品流通环节,完善绿色通道政策,畅通运输分流渠道,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把真真正正的实惠留给农民和消费者。三是加强监管力度。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出现串通涨价、合谋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出现,维护市场物价的稳定。四是政府多出台惠民政策。如去年开始实行游览参观点执行价格优惠政策和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等,让消费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和便利。五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要继续完善和加快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落实提高失业保险金的规定,提高最低用工标准等,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供稿:城调队

      撰稿:张 琳

关于数据潮州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