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文艺大舞台

瓷板画《潮州湘子桥》夺双料金奖

发布时间:2014-05-24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群众正在观赏瓷板画《潮州湘子桥》。

“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米多长的瓷板画,惟妙惟肖地再现了中国最早启闭式桥梁——潮州湘子桥的风光。这幅展现潮州古桥风采的瓷板画,同时斩获了今年广东(潮州)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和中国(深圳)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瓷板画再现“湘桥风光”

“湘子桥是中国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中间的18艘梭船连接成浮桥,人们可以在上面通行。遇到大型船只到来,或者是洪水期,解开这些浮桥就可以通航、排洪。”前不久,在第二届广东(潮州)工艺美术精品展现场,潮州本地人对着瓷板画作品《潮州湘子桥》,向外地友人介绍这座古桥的特色。外地友人们听后啧啧称奇,纷纷表示要到现实的景点去瞧一瞧。

记者了解到,这幅大型的瓷板画作品,长是2.68米,高是0.88米。放眼望去,湘子桥是最为抢眼的主体,形态各异的亭台楼阁和18艘梭船惟妙惟肖,江面上,几艘货船正驶往浮桥的方向。还有火红的木棉花作前景点缀,背景则是缥缈的山林云雾。不少群众看到这幅作品,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手机拍照留念。

  两位大师联手创作完成

这幅《潮州湘子桥》瓷板画,是由我市工艺美术大师蔡进潮和苏泽明共同创作的。广东(潮州)工艺美术精品展评委之一郑金发评价说,“作品全面展现了湘子桥及两岸的风光,对亭台、梭船的描绘和勾勒流畅、细腻,整幅作品古朴中透着清新。”

为了创作这幅作品,蔡进潮与苏泽明花费了大量心思。前期,两人多次到实地写生、拍摄、走访。主要负责绘画的苏泽明说,桥是整幅作品中最重要的主体,必须充分体现出身临其境的透视感,因此线条的勾勒就耗费了不少时间。画稿完成后,蔡进潮进行着色、烧制,采用青灰、土黄等颜色,体现湘子桥的古朴。画面的右下角,以红色渲染出绽放的木棉花,丰富整体的色彩。为了参加比赛,在两个月时间里,蔡进潮与苏泽明日夜创作,为画面的布局、色彩的选择、烧制的技巧而反复讨论。

蔡进潮告诉记者,潮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他希望通过瓷板画这种传统工艺作品,展现潮州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的人,共同了解、关注潮州,走进潮州。(潮州日报)

关于文艺大舞台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