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25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书画家、篆刻家: 蔡照波
蔡照波是地地道道的潮州人,他在古城潮州出生、求学、成长,蔡照波说,故乡的山水滋润温养着灵魂,成长的经历更给予自己艺术的启迪,无论自己走多远,根永远在潮州,心永远眷恋着故乡。
蔡照波出生在潮州西湖边的一条小巷子里,长大后在潮州高级中学读书。钟灵毓秀的西湖山,是蔡照波脑海中不可磨灭的印迹,更给予了他最早的艺术滋养。至今,在蔡照波书房的墙上,还特别留出位置,挂上自己精心雕琢的一方印文“湖山灵气”。
书画家、篆刻家 蔡照波:“湖山灵气”是西湖山,当时是为母校高级中学的周年纪念刻的,那方印刻得比较有感情。西湖山虽然不大,但西湖山有许多摩崖石刻,从小就欣赏、观看,所以印象非常深,感觉到心目中的西湖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心里的位置非常崇高。
徜徉在湖光山色间,蔡照波迷上了书画篆刻艺术。他篆刻取法汉印,书法力追秦汉碑版,国画则主攻墨竹,他笔下的墨竹风姿绰约、充满灵动,使人犹如置身一片青郁葱翠的竹林。
书画家、篆刻家 蔡照波:我下乡的地方在潮州磷溪,漫山遍野都是竹子,所以记忆深刻,记忆中有一片竹海,所以画起竹来,虽然自己没有专门去构想,但心里面可以有很多情景浮现出来。
1979年,蔡照波考入了中山大学中文系,师承著名古文字学家、金石篆刻家商承祚,毕业后又一直从事电视新闻工作。无论多忙,工作之余他总要拿起刻刀和画笔,在石章上刻画雕琢,在画纸上宣泄情感。一刀一刻,一笔一划,故乡的山水和童年的经历,总能予以他创作的激情与灵感。
书画家、篆刻家 蔡照波:潮州人多才多艺,写几笔书法,吟几首小诗,拉一下二胡,弹半面琵琶,耍几下拳术,都非常普遍,我觉得这一切都是从小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氛围非常好,也就是人们说的当年练下的童子功。
游于艺,勤于业。艺术上,蔡照波孜孜以求,其篆刻刀法沉稳拙雅、富有韵味;国画墨竹则萧疏清逸、恣意汪洋,其艺术成就为各界所重,晋身西泠印社社员;事业上,蔡照波带领团队,打造了一批批具有地域特色、人文关怀的优秀节目,在电视行业中屡获大奖。篆刻绘画与电视,在蔡照波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书画家、篆刻家 蔡照波:不管是书法篆刻,还是新闻,都离不开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刚好我做新闻能够提供我一个接触社会的广阔平台,会滋润到我对艺术的追求;我在书画篆刻方面的修养,反过来也可以反哺到电视艺术里面,所以我觉得是相得益彰、互补作用。
作为广东传媒业界的领军人物,作为一位从潮州走出去的文化名人,蔡照波一直关注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他说,潮州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但总有“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感,希望潮州文化能进一步加强宣传推介,让更多的人了解潮州、走进潮州。(潮州广播电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