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26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历史上潮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有关专家学者认为,“海丝文化重镇 潮人精神家园”这一城市形象符号既尊重历史,又切合实际。潮州要紧贴国家战略,塑造城市形象,叫响城市口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续写大文章,重振新辉煌。历史上潮州为“一丝一路”作出了贡献,也带来自身的辉煌,留下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宝贵遗产。有关专家学者认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潮州应重文化塑形象,保护好“海丝”历史遗存,而再现笔架山宋窑风貌就是一个着眼点。
潮州文史专家 曾楚楠:笔架山宋窑就是我们“海丝文化重镇”的有力证据,所以应该好好规划,而且应该古今结合,古代是这样的规模,今天又有怎样的规模,修复笔架山宋窑也就建了一个潮州陶瓷历史博物馆。 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陈耿之认为,潮州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备海洋优势、侨乡优势、文化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外事优势。当前,要按照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一中心三片区”的城乡规划布局,着力打造“凤凰新城”。同时要擦亮城市名片,特别是与“陶瓷、茶叶、丝绸”三大古代海上丝路外销产品相关的三张名片。
市委副秘书长 政研室主任 陈耿之:目前我们的陶瓷出口占国家份量,日用瓷30%、工艺瓷40%、卫生洁具60%、电子陶瓷90%,我们已经销往150多个国家,所以“中国瓷都”这张名片要通过创新加强做大;第二张名片是“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已经打进世界最时尚的法国;第三就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它的产值产量已经达到40多亿元。 陈耿之指出,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特别重视精神文明,这也是打造“海丝文化重镇 潮人精神家园”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市委副秘书长 政研室主任 陈耿之:我们要挖掘弘扬潮州“三星”精神,即我们天上有“潮州星”、“陈伟南星”、“饶宗颐星”,要弘扬李嘉诚先生的创业精神;同时我们要抓好本地的精神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的素质,特别是卫生,上下动手把城市打扫干净,使交通顺畅,使我们家园既是旅游目的地,又是世界潮人精神家园。 自古以来,海内外潮人守望相助,协同发展。塑造“海丝文化重镇 潮人精神家园”城市形象符号,建立新时期联结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潮州必将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潮州古陶瓷研究专家 李炳炎:潮州陶瓷业应该乘势发展,就是跟海外华侨华人联结更加密切的关系,通过血缘、业缘在东南亚、中东乃至欧洲把产业做大,通过与他们技术合作、资金合作,利用他们的国际平台,把我们潮州陶瓷推向国际。
市侨联主席 杨锡铭:我们潮州企业要走向海外,在海外找什么人最好联系呢?就是海外潮人,要通过侨界作用,使海外潮人做促进中外友好力量,起到民间外交使者作用,互相促进经贸往来的发展,延续丝绸之路的辉煌。(潮州广播电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