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30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近段时间天气炎热,凤城大地热浪滚滚。而当许多人躲在舒适的空调房中叹凉爽时,有一些特殊行业劳动者,却不得不顶着烈日炙烤、冒着高温蒸,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汗如雨。6月29号,潮州日报记者走近了部分高温下的劳动者,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他们的艰辛和苦乐。
建筑工人:
冒着酷暑赶工程进度
下午2点半左右,室外温度显示有30多摄氏度,猛烈阳光曝晒下,整座城市就像个大火炉。记者来到我市潮州大桥的一处施工地点,看到多名工人正在紧张地施工,汗水顺着工人的脸颊一滴滴地落下,他们的衣服早已湿透了。有的工人干脆把衣服拉开,让身体稍微凉快一点。
“这边天气实在太热了,我家乡那边夏天没有这么热,来到这里两年多了,还是不习惯。”来自哈尔滨的李师傅告诉记者,中暑对于建筑工人来说是常有的事,所以每当他们一觉得身体有点不对劲,就得赶紧吃点便药,大量喝水。
记者站在施工现场,在阳光的直射下,不到半分钟,身体就开始冒汗,脚下的铁皮传来阵阵热气,钢筋架更如同从火炉里刚捞出来似的,皮肤一碰到钢筋立刻就有灼热的感觉。尽管桥上不时有风吹来,但并没有让人感觉到凉爽。
李师傅说,为了工程如期完成,他们每天早上6点多开始干活,大约11点多收工,下午2点半继续开始工作,直至晚上7点才收工,尽量避开正午最热的时段。
环卫工人、三轮车夫:
顶着烈日在路上奔波
为了养家糊口,即便阳光猛烈,三轮车夫仍然辛苦地奔波。6月29号下午3点多,记者在滨江长廊看到,几名三轮车师傅忍受不住高温,纷纷躲在城墙边、树阴下乘凉,一看到有游客接近,就立马跑上前询问是否需要乘车。等待生意上门的车夫,不时拿起水壶喝上几口。
与三轮车师傅一样在高温下、马路上忙碌的,还有城市的环卫工人。在市区南较路与枫春路交界处,一辆垃圾运输车停靠在路边,几名满脸大汗、脸被晒得通红的环卫工人,推着一辆辆满载垃圾的环卫车正在装运。太阳曝晒,加上体力劳动,他们早已汗流浃背,不时用搭在脖子上的湿毛巾抹脸。“热,特别热,下午两点左右就出来打扫路面了,能不热吗?”工人胡阿姨告诉记者,这几天天气非常热,每天面对近50度的地表温度,即使戴上帽子、口罩、手套、湿毛巾“全副武装”,但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也很容易中暑。
陶瓷装窑工:
室内温度比户外还高
有些劳动者虽然不用顶着烈日劳作,但是他们工作的空间更加闷热难当,甚至比在户外劳动还有热上几倍,他们就是陶瓷企业生产线上的装窑工。
6月29号下午4点左右,记者来到凤塘镇一家陶瓷工厂的装窑工作区。烧制车间的设备就是隧道窑,陶瓷在这里通过高温煅烧以后最终成型。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小侯,在隧道窑的旁边把陶瓷一件件装上窑车。走到距离工作区50米左右,记者便感觉到一股股的热风袭来。一走近窑炉,滚滚热浪袭来,不到1分钟时间,记者全身就不断冒出汗水,非常难受。
尽管工作区有大大小小6台风扇,也有多台排气扇,但由于四周的空气早已被蒸热,风扇吹出来的风也是热的。小侯告诉记者,冬天的时候感觉还好受点,到了夏天,这里热得不行,站着不到一分钟,汗水便一直滴下来。装窑工人每天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好几小时,虽然异常辛苦,“但日子久了也就习惯了。”
小贴士
高温下如何防暑
1、口渴后不宜狂饮。多喝盐开水,并要少量多次地喝;同时最好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2、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3、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4、忌受热后“快速冷却”。外出或劳动归来,立即打开电扇,或洗冷水澡,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可能使人头晕目眩。(潮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