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16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2015年,潮州市启动“治水、治气、治脏”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城乡环境卫生明显改观,“三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工程,市政协委员认为,新一阶段要结合“三治”整治目标,集中力量补齐短板,抓住治理关键点,促进“三治”工作深入开展。
2015年,潮州市提出“三治”整治目标是:到2017年全面建立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转、县(市)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市区PM10、PM2.5均比2014年下降10%,城镇截污纳管率和农村污水处理率都达到80%以上。市政协委员认为,当前应根据整治目标,总结前一阶段环境整治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推进“三治”工作。
市政协委员 丁捷:现在整个县区填埋处理这方面还有一个短板,村一级收集来的垃圾有些只能找个临时的地点作为一个存放(点),还会造成第二次污染,还有有些镇一级在转运方面还是缺少一些措施,所以出现有些垃圾没有经过处理然后就乱堆放、燃烧的情况。/应该加大力度,尽可能把垃圾填在埋场和垃圾处理场这两个短板要补上来。
丁捷委员认为,排污管网建设滞后是“治水”中的短板,虽然目前不少地方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但由于排污管网设施跟不上而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务之急应该全力加快排污管网建设。
在“治气”方面,市政协委员肖帆认为,陶瓷行业是我市的支柱行业,但陶瓷生产中使用大量的色料、有机溶剂等原材料,以及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当前应该抓住这一关键点,加大规范力度,引导陶瓷行业绿色发展。
市政协委员 肖帆:建议经信局加快推动工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地的建设进程,引导陶瓷企业,最好是整个产业,迁移到工业园区或者是产业聚集区,这样可以减少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对空气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第二个又可以便于管理,从降尘等方面,因为集中管理可以得到有效的效果。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引导陶瓷行业进行清洁生产的审核,实施清洁生产的技术改造,创建清洁生产企业。(潮州广播电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