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14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2016年来,潮州市确立了“以大党建促大安全、以大安全促大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党的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党风政风的转变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清晰的思路给城市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如今,凤城潮州正依托“大党建+”的强力引擎加快后发赶超,实现振兴发展。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就在不久前,市委组织全市县区、镇街的“一线总指挥”开展履职培训,重走当年朱德同志率领南昌起义军走过的“红军小路”,并到茂芝会议旧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刚刚完成换届后的县区党政“一把手”和镇街党委书记,在活动中感悟历史,锤炼党性,振奋精神,这是潮州夯实党建基础的创新做法。
党建工作永远在路上。2016年,潮州市着力探索“大党建+直联”模式,启动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市四套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班子成员挂镇包村,实现直联工作1015个村居全覆盖。同时,确定67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选派67名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基层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驻村、社区进行整顿。
潮安区金石镇潘厝村曾经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村,被列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由市委书记李水华挂点联系督促整改。经过近一年的整改,潘厝村成为远近有名的文明村。曾经杂草丛生的村道,变成干净平整的水泥路;昔日废弃的鱼塘,也逐渐成为村里的新景观。潘厝村的每一点变化,驻村第一书记张三杰都了如指掌,感触良多。
驻金石镇潘厝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张三杰:我是2016年三月从(潮安区)编委办下派到潘厝村挂任第一书记,刚来的时候,村容村貌脏乱差,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上班不准时,有时群众要办事都找不到人。
张三杰到位后第一件事,就是狠抓班子建设,通过选好配强村干部,以制度管人管事,逐步改变了村“两委”软弱涣散的面貌。
驻金石镇潘厝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张三杰:第一是建立健全村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上下班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二是成立乡贤咨询委员会,同乡贤一道多方筹集资金,改善村容村貌。
潘厝村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建立乡贤咨询委员会,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文明村居建设不断加快,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
金石镇潘厝村村民:村的环境现在很好,因为村委会有派人专门管理,现在走到哪里都很清洁。
金石镇潘厝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 潘钢辉:把我们村几年来的(工作)计划在2016年就完成了。
以“大党建+”为抓手,通过党建促进工作,在工作中党员干部又得到锻炼,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在枫溪区詹厝村,“大党建+文明创建”正如火如荼开展。村党支部书记詹爱平告诉记者,在村里拆掉妨碍交通的旧房屋遇到的阻力最大,没有“带头干,作表率”的组织作风,难干成事。在今年年初,詹厝村先后三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按照轻重缓急逐步推进有关工作,最终村里的路通了,水沟整洁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也增强了信任。
枫溪区詹厝村党支部书记 詹爱平:我们对原来属于村集体的危房,组织自拆;村民的房屋存在危险的,我们就与村治安队下去摸查,村“两委”干部走访/再跟住户沟通,工作一做好就组织村民拆除。
枫溪区詹厝村村民:以前都是猪舍、垃圾多,现在全部清理,池塘建好,砌石,大家都很高兴。
当前,潮州正以“大党建+”的思路统领全局工作,通过开展“大党建+项目推进”,发挥党组织在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的作用,加快推进凤泉湖高新区、“两桥四路”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开展“大党建+安全维稳”,全面加强党建凝聚整合各方力量,助力创建“粤东最平安城市”,社会平安指数不断提升。群众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党员干部也找到实实在在的“存在感”。“大党建+”已成为潮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内生推动力,助推城市振兴发展。(潮州广播电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