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8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12月7号上午,市政协经济科技委组织委员对我市“交通网”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市政协副主席陈耿之参加了活动。
委员们先后视察了潮惠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和宁莞高速公路文祠隧道施工工地。随后,委员们在宁莞高速公路第五标段项目部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据了解,2016年潮州市大力推进37项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其中续建项目15个,计划新开工项目18个,筹备项目4个,计划年度完成投资78.69亿元。至11月底,完工项目1个,在建项目(含续建)21个,推进前期工作项目15个。各项目今年来完成投资45.6亿元,占年度计划58.1%。
陈耿之指出,近年来,潮州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八网+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委员们在视察中能够感受到潮州的交通基础设施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他表示,市政协委员将一如既往,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城市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参政履职,为潮州市各项事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努力促进潮州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城市文明形象大提升
2016年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会议,强调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脏乱”,决定用三个月时间,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乡镇镇容镇貌综合整治、市城区街道综合整治和村居拆“四旧”工作,着力整治城乡“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摆乱停、乱拉乱挂”的“八乱”现象。当月20日,还部署开展全市道路交通秩序百日整治大行动,严厉整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在整治过程中,市、区、街道三级城管部门根据各自责任区域的工作重点,采取了拉网式联合行动、高峰期巡回检查、钉子户重点清理等措施,落实“定岗、定位、定人、定责”,实行动静巡管机制,采用路面动态巡查与定点蹲点执勤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切实做好对主次干道、严管路、景点景区周边的沿街铺户乱摆卖、流动摊档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情况进行巡查,对薄弱时段、顽固路段进行重点整顿;各街道(镇)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加强对各自辖属严管路重点整治的同时,加大对辖区内所有主次干道、巷道的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据统计,自2014年来,潮州市共开展100多次联合行动,纠正不坐店经商行为1万多宗,取缔占道经营流动摊档1.5万多宗;整治拆除各类违规户外广告牌和违章搭建物5000多处,清理各类占用停车位障碍物500多车次。通过各级责任单位的共同努力,城市管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基本形成,占道经营现象基本杜绝,占用停车位的水泥(石)墩、障碍物、广告牌得到全面清理,各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和车辆摆放秩序明显好转,环卫保洁工作环境大有改观。
城市生态环境大改善
“治脏”成效明显,“治水”、“治气”也没有放松。漫步在滨江长廊,眺望韩江,你会发现韩江水更加洁净了,江面漂浮物也少了;仰望天空,你会发现天空也比以往更蓝更亮。2015年,潮州市空气质量主要指标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年平均浓度分别比2014年下降13.7%、17.8%、14.6%和12.9%。当然,这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努力。
开展大气整治,改善空气质量。加强与广东省环境科学院大气研究所的合作,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工作,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印发大气污染整治方案,明确整治工作目标和任务,确定整治内容和重点,分别开展了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禁燃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工地和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污染、机动车污染、工业锅炉、桥东片区瓷泥扬尘污染等6个专项整治行动。
开展流域整治,确保水环境安全。全面落实引用水源保护区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强化对破坏水体水质行为的巡查和监管。持续开展韩江潮州段两岸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认真排查沿江涉水企业,清理违规堆放垃圾,全面拆除违章搭建物,为粤东1000多万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在潮州赤凤水质自动监测站配置生物综合毒性分析仪,每2小时监测一次,强化韩江潮州段生物毒性与生态风险监控工作。进一步深化枫江流域综合整治,推进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配套管网,开展河道生态修复,加强涉水污染企业监管,努力改善枫江水质和两岸生态环境。
2015年,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3969人次,检查企业1484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1宗,罚款人民币104万元,查封违法排污企业6宗。
这场动真格的“三治”行动,让全市乡镇、街道、社区实现了环境面貌大蜕变。如今,“三治”工作已形成广泛共识,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到环境卫生整治行列中来。饶平县联饶镇下饶村的老人组成立了老人义工队,分组每天轮流对村各个卫生死角进行清理打扫;湘桥区太平街道也成立了一支城市管理义务监督队伍,推行社区居民自治方式,确保街道卫生面貌保持良好。(潮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