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06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在潮安区文祠镇,过年家家户户却少不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腊肉。
文祠镇腌制腊味的工艺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之前,这里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民逢年制作腊肉是为了便于保存肉类食品。潮汕有句老话,叫“凑盘凑碗”,腊肉可以敬神,同时也增加了过年餐桌的气味。
春节前夕,文祠镇银潭村黄叔家院子里已晾晒着许多腊肉,浓郁的腊肉香味飘出了浓浓的年味,而这些腊肉是黄叔家自己腌制的,这也是他们过年时候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
黄叔的手艺从父亲那里传承下来的。民国初期,肉类没有现在这么繁荣昌盛,黄叔的父亲做腊肉是想可以留一段时间,孩子们、兄弟姐妹们从外面回来,就有这肉类可以吃。
文祠腊肉到底如何做呢?
黄叔一家个个都是制作腊肉的能手,这就让他们给我们展示展示。
1要做腊肉,选料是关键。这块新鲜的带皮五花肉就是黄叔刚刚从生猪屠宰场选购回来的。黄叔介绍说:“要选本地猪肉,吃起来口感比较好,养殖场的猪瘦肉多,但是虽好看口感比本地猪差。做传统腊肉的猪肉要比较肥,腌制后来做腊肉比较好吃。”
2将猪皮去毛后,把猪肉切成大小均匀的肉块。
3进入腌制环节。腌制时要加入白糖、盐、五香粉等配料,其中五香粉是给腊肉提味的关键腌料。五香粉是用肉桂、川椒、八角、小茴和丁香五种食材,买来后要先过一下火,再炒一下,炒后放凉再粉碎,粉碎后按照一定比例配比完成。五香粉闻起来很香,它其实也是一种中成药。
4各种配料按照严格的比例进行配制后,就将腊肉和配料一起反复翻滚搓揉,这样给腊肉均匀抹上腌料后,就可以放入水缸里腌制了。黄叔的儿子介绍道:“糖和盐搅拌在一起放在缸里比较密封,缸有一个保温的作用,所以肉入味快,做起来也卫生,铁锅里含有铁矿,塑料担心它带有化学物质在里面,所以最佳的选择就是以陶瓷制品作为工具。”
5在缸里浸泡三四天之后,入了味的腊肉就要拿到房前屋后晾晒。晒腊肉讲究天时地利,要挑有阳光的日子,放到通风透气的地方,晾晒十天左右,这样自然风干的腊肉才有嚼头、耐保存。
每到春节,腊肉不仅是文祠当地群众款待宾客的一道美味,也是他们给亲朋好友送礼的最佳选择。当地人在做腊肉的时候会多做一些,送给揭阳、汕头、潮州市区的朋友。
文祠腊肉虽然每年可从冬至做到次年的清明前,但是对当地群众来说,腊月里做的腊肉却是最好吃的。晒好的腊肉色泽鲜红,十分诱人,蒸熟后,腊肉切成薄片摆盘,油泽光亮,香气四溢,一道新年餐桌上的美味就可以品尝了。黄叔的儿子说道:“因为腊肉以前是仅限过年才吃,现在什么时候想吃就有,但是腊肉一做就知道过年到了。有腊肉上桌,觉得生活比较丰盛,也有一个年味,任何人看到是非常怀念的。”
如今虽然市场也有各种腊味可买,可对文祠群众来说,大家还是觉得自己腌制的腊肉更香。对他们来说,腊肉工艺是祖先留下的,生产过程也非常卫生环保,没有添加任何化学物品和添加剂,所以年轻人也觉得符合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要求,也不想让这种传统工艺失传。所以不少像黄叔儿子这样的年轻人也接手这样的传统工艺,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