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民生关注

抗击登革热市疾控中心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9-08-30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阿姨你好,麻烦检查一下你家里花盆的水。”“这花盆里的水要经常更换,才不容易孳生蚊子。”“室内外各种容器积水是伊蚊繁衍的 ‘温床’,要及时清理各种积水。”……近段时间,来自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经常走街串巷,挨家逐户调查积水容器,细致排查全市各地蚊媒孳生情况,主动防范和化解登革热风险隐患,履行职责维护公众健康,为我市社会经济安全保驾护航。

据介绍,每年7月至11月是蚊虫活跃的季节,也是我市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流行期。从今年3月起,市疾控中心便在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启动蚊媒密度监测工作。进入7月份,我市天气持续高温多雨,极利于蚊虫的繁殖孳生。市疾控中心迅速调整防控策略,加大登革热蚊媒密度监测频次,开展登革热病媒伊蚊抗药性监测,分析评估我市各地伊蚊对杀虫药剂的敏感性,科学指导药物灭蚊工作。同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派出专业消杀队和超低容量喷雾消杀车赶赴疫点开展消杀工作。

布雷图指数是反映当地蚊媒密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指数的高低直接反映发生登革热疫情风险的高低。记者近日跟随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入户开展布雷图指数调查监测工作,亲身体验当了一回“疾控人”。冒着地表温度40度的高温炙烤,头顶烈日的暴晒,没走几步早已大汗淋漓。突然一阵大雨,暑气顷刻袭来,大家躲闪不及,十分狼狈。像这样,他们每次行走都要上万步。每到一处,低头、俯身,用强光手电筒照射,仔细搜寻各处积水区域(见右上图),很快就发现了路边深藏绿篱里的废弃碗和饮料瓶,里面的积水大量孳生蚊蚴,工作人员二话不说马上动手清理。来到没人居住的破败老屋前,众人合力翻缸倒瓮除蚊蚴。居民楼的天台是最棘手的事情,不仅有些居民不配合,而且还找不到上去的路,大家临时找来拼接的梯子,互相照应,攀爬着上到天台,发现了很多积存雨水浇花的容器,马上清理干净。记者了解到,近几个月来,他们经常这样,无论是居民楼的积水容器,还是下水道窨井盖下的暗流、路边废弃的陶瓷、轮胎,大家都要近前查看一番。“现在,我们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还学会了‘上天入地’的本事呢!”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风趣地说。

“当有疫情报告上来时,不分白天黑夜,我们随叫随到,已经是‘家常便饭’。”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疫情就是命令,当发现登革热病例时,他们立即派出调查组进行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调查病例发病前后的活动范围、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病例的可疑感染来源。随后进行综合分析并撰写疫情调查报告,并根据病例感染地确定疫点,划分登革热防控核心区、警戒区,开展疫点周边蚊媒密度指数评估,提出防控建议,确保做到反应迅速、报告及时、措施到位、快速控制。“有时候忙完,时间已是凌晨三四点。”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据介绍,市疾控中心还通过微信、讲座、摆摊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动员群众加入登革热的防控中来,实现群防群治,做到人人动手、清理卫生,消灭蚊媒孳生地。

市疾控中心始终秉承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和“一切为了公众健康”的职责使命,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采样分析,与时间赛跑、与疫病抗争,及时切断疾病的传播链。他们的工作涵盖预防接种、慢性病管理、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职业病和放射卫生等诸多领域,涉及范围宽广,可以说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冲在卫生防病的第一线,筑起健康的第一道“卫生防线”,用默默付出诠释着新时代最可爱的疾控人形象,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防控登革热疫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一直在行动!

关于民生关注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