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文化潮州

发布时间:2019-10-27 16:32:47 来源:潮州信息网

湘桥之晨 郑鹏 作

赵凤平

已经是第二次到潮州了,之所以两次到潮州,是因为我觉得潮州是广东一座最有文化气息,最值一游的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次游潮州,让我见识了这世界上最豪华的桥、最豪气的牌坊街,还有它让我惊诧的人才辈出。但可惜第一次来去匆匆,再次来潮州,目的是想好好了解一下潮州的豪气来自哪里,它文化源远流长的的根脉在哪里,它人才辈出的原因是什么。

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的东门外,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历来是潮州的经济大动脉。广济桥结构奇特别致,其东、西段是梁桥,中间是浮桥。它集梁桥、拱桥、浮桥形式于一体,是中国第一座也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的广济桥,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当地汉族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第一次踏上广济桥,面对一溜烟向前排去的威严壮美的亭台楼阁,我愕然:这里是街还是桥?我是穿越到了某一皇宫深院,还是神游到了玉宇琼台?定定神,我确认自己是站在了桥上。这桥的两边建这么多的桥亭桥屋,是用来赏风景还是做生意?细看这些亭屋上的匾额,有“凌霄、得月、摘星、观滟、浥翠、小蓬莱、凤麟洲”等等令人浮想联翩的诗意的称谓,再看那些“舟锁长桥、乾坤浮一线,阁衔远岭、日月跳千秋”,“亭前叠嶂飞千绿,江上流波起两虹”,“韩公旧治培麟趾,湘子新桥耀凤洲”等等文采飞扬的楹联,让人觉得站在桥上,身边随风流淌的都是文化的气息。眼前的广济桥,简直就是连接潮州千年文脉的桥梁。桥的那边是纪念千年前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韩文公祠;桥的这边,是纪念现代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艺术馆。今天,再次站在“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的自古以来作为闽粤两省的交通枢纽的广济桥,除了感叹它的精美和繁华外,我更多的是被它的文化气息所感染。站在广济桥上,人一下子就超脱了,变轻松了,这大概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潮州是幸运的,千年之前,它等来了一代文宗——韩愈。韩愈的到来,为潮州播下了中原文化的种子,开启了潮州重教兴学的风气,带动了潮州人的尊儒重学,为潮州的人才辈出打下了基础。千年之后,从广济桥走出了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国学大师饶宗颐。在这座可以和孔孟家乡相提并论的儒家风气浓厚的古城,还会涌现出无数的贤人才俊,这里彰显文人贤士的牌坊街,还会越来越长……

第一次去看牌坊街,是在一假日的下午,因为游人实在太多了,看着密密麻麻的人挤满在一座座的牌坊之下,我实在欣赏不出什么,于是匆匆而回。

第二次游牌坊街,我选择在清晨。清晨的牌坊街,宁静而悠长。漫步在古色古香的牌坊街,看着一座座名为三世尚书、四朝大老、七贤八俊等等气势非凡、精美绝伦的牌坊,我除了佩服潮州的人杰地灵外,还被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千年之中,小小的一座潮州城,究竟出了多少达官显贵?今天,从重门深院中走出的背着书包的小孩,会是状元抑或探花的后代吗?日后,他们会是又一代从广济桥走出的大师吗?一代又一代的潮州人,他们的求学之路,他们的成功之路,有着怎样的与众不同?

位于韩江下游之滨的已有近千年历史的龙湖古寨,是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走进龙湖寨门,也仿佛一脚就踏进了几百年前的某一村落。只见古寨街巷井然,庭院深深,古祠无数,书斋遍寨。听说.寨里的书斋全盛时不少于30处。由于书斋的大量涌现和龙湖书院的创立,使龙湖寨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几百年间,从一个小小的村寨中就走出了50多位进士、举人。我还听说龙湖书院是负责自己学生的膳食、考试费用的,能有一代代如此支持和重视教育的人,古寨何愁不出人才?

走访了龙湖古寨,我更加明白了潮州人才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因由。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