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5 11:26: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凤凰镇叫水坑村把握住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和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提升脱贫奔康准星的同时,着力挖掘优势资源,实施茶旅产业扶贫,实现了村集体和16户贫困户的脱贫“双出列”,也让这个省定贫困村拥有了一个无比美好的明天。
2018年年底,全市第一条“四好”农村路在叫水坑村修建完成。这条全长5公里左右的柏油路,彻底解决了困扰该村400多名村民一直以来的行路难问题,更为当地茶叶等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商机。
叫水坑村党支部书记 林泽程:原进村道路是3.5米,现在拓宽至5至7米,解决了进村道路难。
村民 林国营:道路通,顾客来买茶也方便,路通财通。
村民 林建荣:通过扶贫,政府投入之后,现在道路在凤凰镇各村的柏油路中是第一条。整修得非常漂亮,吸引很多游客周六、周日来游玩。
扶贫工作实施以来,叫水坑村还通过实施饮水工程、路灯工程、治安视频监控工程和文化公园建设,以及大力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不断优化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五保户 林宏祥:道路、电灯、自来水,我活了这么老,想不到有这样好。我很满意。
村民 林建荣:以前出去,大家都说我们是山里人。现在外面来游玩的人都说你们这里比外面好多了。这说明咱们各方面已是做得相当好。
人居环境的优化提升是精准扶贫政策为全村带来的福利,产业扶贫资金的落实则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增添了劳动脱贫奔康的源源动力。在贫困户林金思的制茶作坊里,花费2万多元产业扶贫资金购置的燃气茶叶杀青机、焙茶机、揉茶机正开足马力,成为他今年春茶制作的好帮手。
贫困户 林金思:之前没有这些工作制茶,很辛苦,(现在)提高了生产的质量。现在一年收入有十万元左右,之前没有,以前一年大概是一、二万元。
产业扶贫资金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带来了脱贫奔康希望,而关怀帮助贫困户改善居住条件、关怀引导贫困户弃生活陋习、关怀慰问贫困户生活等“三关怀”扶贫政策,则让没有劳动能力五保户的生活充满幸福感。
五保户 林宏祥:我没有电饭锅,就买来电饭锅。我缺什么,他们都帮忙买。屋子漏雨,村二委干部就帮我修缮好。我现在生活有政府照顾非常好,吃也好,穿也好;有病,政府也帮我医好。
脱贫攻坚有环境、有动力,叫水坑村还以实施产业扶贫为实现村集体和贫困户脱贫“双出列”买了“双保险”。通过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借助消费扶贫方式,将保价收购的3000斤茶叶销售给茶叶龙头企业、帮扶单位及帮扶单位干部职工,去年村集体和贫困户有了6万元的收益。去年年底,该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激活产业扶贫“造血功能”。
叫水坑村驻村第一书记 蔡庆辉:这个村有一片竹林和原始森林,依托这方面的旅游资源,我们引进了旅游公司进村发展乡村旅游。
短短几个月时间,旅游公司便投入资金100多万元,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打造微景观和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叫水坑村乡村生态旅游锋芒初显。得益于茶旅产业扶贫的同步推进,村集体收入也有了飞跃式的发展。
叫水坑村党支部书记 林泽程:村原来的村集体收入是14760元,非常薄弱,通过2019年的消费扶贫和投资收益,达到了10万多元。
把握住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如今叫水坑村的精准脱贫道路越走越顺。我们相信,实现了村集体和贫困户脱贫“双出列”的叫水坑村,还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潮安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