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老鱼”

发布时间:2020-04-19 10:27:17 来源:潮州信息网

□ 许镇焕

“补习”二字,在现阶段可谓家喻户晓,可以这样说,只有极少数家庭的孩子没有“补习”过。笔者也有幸上过“补习”,不过,那时的“补习”与现在的“补习”似乎不太一样,应该如现在的重读或者复读。1987年,笔者初中毕业,因考不上高中又想继续升学,怎么办?不用也无须多作考虑,补习!其时,学校将升上初三的初二三个班合并为二,第三个班留给我们这些需要补习的历届生。

历届,顾名思义,就是过去各届。因而,报名参加补习的近百人当中除了刚毕业 的如我辈之外,还有上一届或再上一届的学兄学姐。果不其然,学兄学姐成为同学的还不少,其中便有老鱼。

老鱼不是本名,是某一调皮捣蛋的家伙为他起的绰号。

老鱼同学,几乎从认识他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看过他换过第二件衣服,每天都穿着军色外衣,也许他有多件,但看上去就是一件。天时较热时,他是背心加外衣,卷起袖子,那样子好些气派,特别是走起路来更是潇洒。

也许较我们这批刚毕业的小弟弟小妹妹们稍长一二岁,他各方各面显得成熟,但绝不呆板,而且很是阳光,终日春风满面,毫无一点因为一再补习而懊丧的情绪。他见识甚广,又健谈,除了与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解题之外,还不时与我们谈没有听到的时事新闻之类,让我们获益匪浅,因而没有因为较我们年长而产生隔阂,反而与大家相处甚是融洽。

当时的镇中,体育锻炼是一种风尚,不论篮球、羽毛球,还是乒乓球,都有健将高手,不管老师学生。开学不久之后的一次课间,大家闲聊着体育,老鱼说他也喜欢体育锻炼,擅长的是俯卧撑,能够在平地一组五十来回不在话下。同学之中,当然有不相信的,说他“车大炮”。为了证明他不是吹牛,他要当场演示,但在人员多空间狭窄的教室做平地俯卧撑似乎不太现实,他选择在二只课桌之间进行。可以想像,他的这一选择,花费的力气要比平地至少多花一倍以上。在同学们众目睽睽之下,尽管他只完成三十多次,但已经足够赢得阵阵掌声。这次演示后,在同学之中不知不觉兴起一股俯卧撑的锻炼热潮,后来是越玩越玄,他带着大家由掌而指,由五指而四指,再由四而三,三而二,最后竟玩起一指禅功,这不得不说是老鱼所起的作用。

起初,因他的穿着特别,因他的“夸夸其谈”,又对他的不了解,最主要是他如补破衫般一年补习了又一年,才叫他“老鱼”。这名字可不会凭空而来的,“八鱼浸臭水”,是我们当时常玩的游戏“葫芦饭”中的一句口诀,这话常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见某人无事而长时间待在别人聚集的地方,便有人说“勿来这儿‘八鱼浸臭水’”。因见“老鱼”是“补”了又“补”“浸”了又“浸”,于是我们这名调皮捣蛋的同学便借用这句俗话称他“老鱼”。殊不知,称他为“老鱼”,我们就是“新鱼”,只是当时这位同学没想到自己也是个中之“鱼”而已。

及至后来大家都混熟了,才知道他父亲当时是有门路的“食米”人,难怪他各方面都很特别,他也是“食米”的,自然有别于我们这些“食粟”的!但我们感到奇怪,既然他爸有门路,他为什么不央求他爸动动心思,为他找一所学校,而宁愿一年浸了又一年,不经意间竟赚了“老鱼”的名字。这是我们了解老鱼之后感到他很特别、很难得之处,他不想依靠父亲而获得机会,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梦想的彼岸。

老鱼同学在这一年终于“鲤鱼跃龙门”,升上了高中,同在补习班的同学有的也顺利升学,无法升学的或者选择再浸而成“老鱼”,或者选择放下书包,出来找工课赚食,开启新的生活。

致青春,致我们这些曾经的“鱼”们!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