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2 11:00:20 来源:潮州信息网
单位数量增长稳中有升 企业法人比例继续提高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我市法人单位发展稳中有升,五年来单位数量增长了39.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单位占比稳步提高;各行业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分化明显,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较快。
一、法人单位数量增长稳中有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事制度改革启动以后,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单位数量持续增长。201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20573个,与2013年末相比(2013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5796个,增长39.2%。年均增长6.8%。产业活动单位[1]23119个,增加6572个,增长39.7%,年均增长6.9%。
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占比稳步提高
2018年末,从事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数量为11925个,占全部单位的58%,比2013年末提高了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为164030人,占全部单位从业人员的37%,比2013年末提高了9.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546240万元,占比为55.3%。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77834万元,占比19%。
三、新兴行业单位数量较快增长
各行业增速分化明显。分行业看,2018年末单位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全部单位的比重分别为38.7%、18.3%、11.3%。绝大多数行业单位数量均比2013年末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但增速出现明显分化(见表一)。增速较高的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增长221.6%、145.3%、134.4%和120.9%。增速较低的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增长9.5%和2.8%。卫生和社会工作是唯一单位数量下降的行业,下降6%。
表一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数
法人单位(个) | 比重(%) | 比2013年 增加(个) | 比2013年 增长(%) | |
合 计 | 20573 | 100 | 5796 | 39.2 |
采矿业 | 23 | 0.1 | 5 | 27.8 |
制造业 | 7968 | 38.7 | 919 | 13.0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234 | 1.1 | 27 | 13.0 |
建筑业 | 444 | 2.2 | 263 | 145.3 |
批发和零售业 | 3757 | 18.3 | 2056 | 120.9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367 | 1.8 | 122 | 49.8 |
住宿和餐饮业 | 321 | 1.6 | 118 | 58.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328 | 1.6 | 226 | 221.6 |
房地产业 | 380 | 1.8 | 173 | 83.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089 | 5.3 | 527 | 93.8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565 | 2.7 | 324 | 134.4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49 | 0.7 | 4 | 2.8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279 | 1.4 | 134 | 92.4 |
教育 | 1453 | 7.1 | 401 | 38.1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88 | 0.9 | -12 | -6.0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463 | 2.3 | 166 | 55.9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2325 | 11.3 | 201 | 9.5 |
注: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和金融业法 人 单位。
信息产业增长较快。五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较快,为我市经济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2018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有法人单位328个,比2013年末增加226个,增长221.6%;从业人员3976人,增长17.4%;资产总计463794万元。
四、企业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
企业法人比例继续提高。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和营商环境的逐步优化,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占比持续提高。2018年末,全市共有企业法人单位15839个,比2013年末增加5141个,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从72.4%提高到77%。
机构改革成效明显。2018年末,全市共有机关、事业法人1891个,比2013年末减少98个,下降4.9%,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从13.5%下降到9.2%。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单位数量为2843个,比2013年末增加753个,增长36%。
表二 按机构类型分组的法人单位数
2018年 | 2013年 | |||
数量(个) | 比重(%) | 数量(个) | 比重(%) | |
合计 | 20573 | 100 | 14777 | 100.0 |
企业法人 | 15839 | 77.0 | 10698 | 72.4 |
机关、事业法人 | 1891 | 9.2 | 1989 | 13.5 |
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 | 2843 | 13.8 | 2090 | 14.1 |
注[1]: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3)能提供收入、支出等相关资料。产业活动单位包括单产业法人单 位和多产业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
供稿:统计执法科
撰稿:邢开东、吴雪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