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我用七个小工换来一本《欧阳海之歌》

发布时间:2020-05-03 10:32:21 来源:潮州信息网

□ 汪志

我手里现存一本老掉牙的《欧阳海之歌》,那是我30多年前当农民时用七个小工在一家书店换来的……

我从上小学开始,不管是去书店买书还是每学期新书发下来,我都包好书皮,再放到重箱子下面压实,即使不读了也要整齐码放在那里。

20岁那年,我在家务农,那年农闲,我去几百里外的安徽铜陵市的叔伯爷爷家玩,这个在外地工作的叔伯爷爷退休后经常回老家并住在我家,那一年暑假他邀我去他那玩。一天我去长江路的大姑家,隔壁是一家新华书店,从小爱读书的我走了进去,正东张西望时,一个顾客要买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我心里一震,欧阳海,多么熟悉的名字呀,记得老师跟我们讲过,我家门口的大喇叭也经常广播,知道欧阳海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英雄劳模,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在那个崇尚革命英雄的年代,欧阳海可谓家喻户晓。

那个买书的人走后,我问营业员《欧阳海之歌》多少钱一本,我隐约记得8元左右。上世纪80年代这笔钱对我来说可是一笔“巨款”,因为从老家来这座城市几百里,火车票才1.2元,而我过年的压岁钱也就是一两毛钱。当时我身无分文,来回车票叔伯爷爷帮我买的,怎么才拥有这本长篇小说呢。

晚餐时,在一家皮蛋厂当车间主任的大姑特意切了好几个皮蛋,这是我第一次吃皮蛋,味道好极了。我问大姑,你们皮蛋厂要不要小工,我想干几天?大姑望着我,问这干啥?我说想买那本《欧阳海之歌》,去做几天小工挣买那本书的钱。大姑当即从衣兜里掏出钱,我死活不要。想不到第二天中午大姑真把《欧阳海之歌》买了回来,说我爱读长篇小说,崇尚革命英雄,她最高兴了。可我死活不要,因为大姑的工资才几十块钱,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呢。大姑见我倔强,将书又递到我手上:“这书你先看着,下午我上班问一下厂长,要不要临时小工?”晚上下班后,大姑笑着告诉我,说厂长开始不同意,但又听说我不要姑姑的钱买书,要自己做小工挣钱买那本《欧阳海之歌》时,非常感动,特批我做几天小工。

第二天大姑就带我进了他们皮蛋厂,我的工作就是给生鸭蛋外表滚配制好的石灰泥巴,再滚上稻壳,然后入罐密封。由于每天工钱1.2元,我做了7天小工赚够书钱就回家了,当时工资必须次月才发放,最后这7天小工钱由大姑领取顶这本长篇小说了。临走时大姑又送给我五六十个厂里处理的外壳破了,但近期能食用的皮蛋,还不好意思地说:“要是你爸妈知道到姑这儿做了7天小工挣一本书钱,我以后回去了怎么见他们呀……”我说,劳动光荣,自己挣钱买来的东西才珍惜、珍贵呢。

回到家后,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捧起《欧阳海之歌》。这本由金敬迈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6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描绘出欧阳海成长的历程和英勇献身的壮举,塑造了欧阳海的英雄形象,并热情地歌颂了培育英雄的人民军队和伟大的党,读后令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可以说,年轻时《欧阳海之歌》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中学毕业后我立志要去当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而这部长篇小说也启蒙了我的文学创作之路,改变了我的人生。近40年来,我创作发表了3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文学故事等文学作品,大大丰富了我的业余文化生活。而那7天的小工生涯也让我基本学会了制作皮蛋的工艺,我成家后还经常在家自制皮蛋。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