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江村新景

发布时间:2020-05-07 09:50:50 来源:潮州信息网

□ 谷夫

公路窗前过,韩江村后流。

半月形的一池水,清凉如西天的寒星。正对水池的祠堂,大门楼前的一副对联相当醒目:“沛郡裔派,汉室家声。”据说,村上的刘姓远祖,在宋朝时做过很大很大的官,因此,这一带的村子,古风习习,文气森森。你看池边的一棵番石榴,得意地挂着一树碧玉色的绿果子,水上漂着三片五片的落叶,毛茸茸的叶脉透出一线亮色。

东家的大嫂出来打水了。井台连着水池,小番石榴树挤在她们中间。打水桶的嘎吱声,催散了天上的星星。西厝的阿婶,北巷的阿姐,也陆陆续续地汇入这支井台之歌。公路上的成排桉树挺着绿油油的顶梢。风儿划过去,丝丝缕缕的雾气飘向公路边的水沟。

菜农出门了。如果是在以前,肩上定然挑着淋菜田的”渲桶”,如今,菜田灌溉早已电灌化了,他们,只是骑着摩托车,到田头,把采割好缚好的一把把芥兰菜、西洋菜,把一筐筐红艳欲滴的西红柿,手雷般结实的椰菜,安放在车身背后,用尼龙绳子捆住,就可风驰电掣般地驶向潮州城的菜市场去了。这一片菜田,是市“菜篮子工程”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呢。

天大亮了。在祠堂后背诵英语单词、课文的读书娃子,收回了琅琅的书声,藏起了心中的金中梦、清华北大梦,回家用早餐哩。适才诵书的余音袅袅,似乎使埕头、墙脚,多了些许温馨的书香。母亲们侍候完孩子的早餐,开始洗淘昨夜用过的工夫茶具。孟臣罐,若琛瓯,难怪广州的来客惊艳:小小村子,每家每户就是一家小茶馆!

是谁在池边倒了一堆新鲜的鸡蛋壳,鸡蛋清养出少女的靓丽颜容,也滋养了花木。几棵芍药无声地绽开。旁边不知是哪个做生意赚着了钱的阿叔,栽了几棵比利时杜鹃,墨红色的光彩透出了几分贵族式的矜持,稍有“鹤立鸡群”的架势。花下人家的门楣上贴了一张“麒麟到此”的烫金字红纸条。显然,昨夜在这里举行过一场隆重的婚礼。

是何处传来一阵扑扇翅膀的声音?却是二老叔在比试着他自制的孙悟空风筝,准备让孙子在节日期间,到府城的凤凰洲公园风光一场。大老伯的拿手戏,则是拨拉开他的那把“三弦”,说是要让乡里的潮州锣鼓班,学到他的这手绝艺,须知道,“千日琵琶百日筝,三弦半世学唔成”啊。盛世多鼓乐,何况,这里是广东省“民间文化之乡”,个个乡村,“输人唔愿输阵”,都 要拼出名哩。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