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我的青春之歌

发布时间:2020-05-12 10:44:54 来源:潮州信息网

□ 林路

昨天,我终于看了《芳华》。

我从不怀疑冯小刚导演与编剧的能力,甚至一直是逢他必看,但这一次还蛮犹豫的,因为我总觉得妈妈就是一部活教科书,妈妈就可以还原历史 ——关于他们那一代人,部队文工团,慰问演出,野战医院与自卫反击战……

所有关于《芳华》的推送,无论从什么角度,我看到很多标题,却从没打开,因为我不想看任何关于对这部电影所反射出来的多种层面的任何褒贬与评论,我只想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保有那最真实,质朴的怀念。

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的我们,从来都有着一种“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飞机拉粑粑”的无名胆量,跟一墙之隔的农民孩子“势不两立”;他们打洞试图钻进我们医院的自留地时,男孩子们总是毫不客气地用土块把他们打“撤退”,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们还挺残忍的。

我们的生活可以算是同龄人里“衣食无忧”的一代,甚至还有很多分配下来的鱼肉水果,大米油盐都吃不完,会分给近一些的亲朋戚友。

小的时候,我们每天听着起床号与熄灯号作息,广播里播完六点半新闻之后便会播一些当时的时尚曲,比如沈晓岑的“请到天涯海角来”,朱明瑛的“回娘家”,成方圆的“什锦菜”……

我依稀记得妈妈他们还是要经常“出操”的:早上天还没亮,妈妈就一身绿军装扎上宽皮带戴上一颗红星的军帽穿着黑皮靴出发了;我唯一一次见到妈妈腰间别着的手枪套,是她们刚打完靶回来,跟我们说着他们传的一个笑话:射手王大友,领弹九,发弹九,靶上一个也没有!

把我们全乐得前仰后合。

突然有天晚上,妈妈就接到命令,马上出发。

整个南山突然不眠了,我们跟着大人们跑到大操场上,直升机降落时巨大的扬尘让我们睁不开眼,我们只听到巨大的声响和模糊的”大风扇“(螺旋桨),就这样,妈妈他们就给直接接到了广西凭祥——当时战场后方的最前线。

他们回来的时候,我记得。

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手拿由纸扎成的半个花环列队等着部队的大卡车载着他们归来;卡车走到竹竿山水厂的时候,我们全都挥舞着花环,一边跳一边说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记得那时我哭了,那时的我还很小,可是那个片段却记忆犹新。

妈妈并没有跟我们讲起前线的事,或许和爸爸讲过,因为我们太小没有记住。

听她讲前线的事是后来很久很久的事了,她退了休,我们都工作了……

我记得她说过一个战士的喉管给切开了,她只能用手给他摁住止血,那个血就一直往外喷,她就看着那个战士瞪大的眼睛,还拼命想说话……

我庆幸自己有着幸福快乐的童年,也许,那是大人用他们的芳华完全地掩盖了现实的苦。

我的青春经历的是开放的民风与更多的思潮,每一次听到这首《千个太阳》的歌曲时,都充满力量:

我深信还有许多人彼此相爱,相互信赖,

彼此鼓励与支持,

相信美好,

即使不能常聚首

却牵挂依旧……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