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2 10:46:00 来源:潮州信息网
□ 李少英
年过七十的老母亲养了一群鸡,从毛茸茸的小鸡养起,一直养到公鸡啼叫,母鸡下蛋,再到母鸡孵蛋,一批又一批,生生不息。每天,母亲喂鸡,赶鸡,抓鸡,打扫粪便,准备鸡食,乐此不疲,每一件事都是亲力亲为,丝毫马虎不得。
小鸡刚孵出来时,鹅黄鹅黄的,毛茸茸的一团,很是可爱。母鸡很称职,寸步不离,坚守岗位,陌生人无法靠近,但母亲一呼唤,母鸡立刻带领小鸡们围过来,叽叽喳喳,挨挨挤挤,争抢食物。母亲每天早早起床,放鸡,清扫粪便。小鸡们在母鸡的带领下,一阵骚乱,飞奔着跑向草地。我家屋前有一大片空地,那是小鸡们的自由快乐天地:啄啄小草,玩玩藤蔓,洗洗泥土,晒晒太阳,追逐嬉戏……傍晚,母亲开始忙碌,赶鸡,抓鸡,分笼,盖好纱布。母亲说,蚊子会咬它们,一定要盖纱布才能保护好它们。记得小时候,家里从年头到年尾,都养鸡。一批批都是自家母鸡孵蛋出小鸡的。晚上,母亲会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用手挡住鸡蛋上方,照一照,以判断鸡蛋有没有受精。我们从小到大都和鸡们混在一起,喂食,赶鸡,看它们睡觉。总之,鸡在我的整个童年是日日相见的好伙伴。
渐渐地,小鸡们长大了。第一批鸡很特别,只有一只母鸡,其它的都是公鸡。小鸡们在很小的时候,鸡冠已经初现差别,公鸡鸡冠红艳,毛色鲜艳,行为霸道,常欺负弱小。所以,公鸡们经常打架,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一打起架来,鸡毛立起,鸡冠挺起,尖硬的鸡嘴向对方啄去,来回好几个回合,也不罢休。斗得起劲时,都会把对方的毛啄掉,甚至啄伤。这时,母亲赶紧拿起竹竿,把好斗的公鸡分开,免得再受伤。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公鸡开始打架时,大人们就念叨着,该给它们阉了,以免闯祸,跑丢。于是,当小巷中响起熟悉的吆喝声时,大人们开始抓公鸡。那时我们还小,看到鸡们被阉时流血啼叫时很心疼,那位阉鸡的叔叔腰间挂着几把明晃晃的小刀,看着很是扎眼,也很可怕,怎么下得了手呢……
自从开始带孙子,母亲就没空养鸡,孙子一个带过一个,近二十年了,孙子们都长大,她终于可以重操旧业——养鸡。于是,在那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她买来一群小鸡仔,细心照料。如今,母鸡下蛋了,她精心准备的鸡窝温暖舒适,母鸡也安心下了第一个蛋。很小,且壳有点软。母亲根据这情况,改变喂养的鸡食,加了米糠。后来,蛋壳也慢慢变得硬些。而后,母亲每天都会准时收鸡蛋。孙子们终于可以吃上自养自生的鸡蛋。母亲总认为,自家生的鸡蛋才更有营养。记得小时候,母鸡开始下蛋,就会四处找窝,此时,一堆稻草就是它的窝。我们最期待的事就是母鸡下蛋了,因为有盼望已久的鸡蛋可以吃了,有时也会为分一个鸡蛋是否平均而吵个不停。
可惜,好景不长。一天夜里,鸡被偷了。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一只凶悍点的公鸡成功逃脱。还有一只劳苦功高的老母鸡,因为正在孵蛋,也逃过一劫。母亲心疼好些天,因为之前都舍不得宰了吃。也幸好有这只老母鸡,母亲的第二批小鸡成功孵出,“叽叽叽”毛茸茸一团又围着母鸡转。记得小时候,我们很喜欢看母鸡孵蛋。母鸡窝在鸡窝里,专心致志。我们一靠近,母鸡警惕性提高。我们想伸手,它立刻伸出头,作战斗状。
有了前车之鉴,母亲会在夕阳落山前,把鸡们赶进笼里,并搬进内庭,以防万一。现在,天天有新鲜的鸡蛋吃,母亲也乐此不疲地照料着这些鸡们,如同照料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