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4 09:45:32 来源:潮州信息网
□ 申国强
这是一条通往辽西大山深处的三线铁路,铁路上跑的是绿皮火车,一天只对开一趟,沿途都是四等小站,我就是列车上一名普通的乘务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车上的乘客很少。
正月十五那天我值班,列车在一个四等小站上停了下来。一个看样子有70多岁的老人,身上背着一个很大的编织袋子,上了我负责的这节车厢,整节车厢就他一个人。我问:“大叔,现在疫情防控这么紧张,又是元宵节,你还出门干啥呀?”
老人告诉我,他要给住在县城的儿子送菜去,菜是自家大棚产的,儿子和儿媳都是县里的机关干部,疫情期间都被单位安排到各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去了,连买菜的时间都没有,乘这趟火车很方便,一周可以给他们送一次菜。
半个小时过去了,马上就要到县城车站了,老人准备下车。我问:“大叔,到儿子家得住上几天吧?”老人说:“现在疫情防控比较严,我不住的,我把菜放在儿子住的小区门卫那里,等他下班来取,然后我就赶紧返回来,坐下一趟列车回家。”
我扶老人下了车,又帮着老人把袋子运到站台上,然后返回车箱。站在车门口,我目送着老人的背影,他体型有些肥胖,背着那个里面装满蔬菜的袋子,脚步有些蹒跚。此刻我的眼睛竟然有些湿润了,有这样的父亲,做儿子的该有多幸福呀。
两个多月后,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那天又是我在列车上值班,从县城车站上了一位乘客,是两个月前乘车的那位老人。我问:“又给儿子送菜去了?”老人笑着说:“是呀,不过这是最后一次,以后不用送了,疫情防控工作已经不像前段时间那么紧张,儿子儿媳有时间买菜了,我的任务完成了。”
我问:“那你怎么不在儿子家多住几天呢?”老人说:“他们平时工作忙,在他们家里住,每天中午还得特意回家给我做饭做菜,我现在身体还硬朗,在家还能干点活,不给孩子们增加负担了。”
又到站了,老人慢慢地下了车,看着他的背影,我不禁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中的父亲。这个老人就像千千万万个朴实的父母一样,在儿女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地帮助他们,在儿女不需要他们的时候,就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小家,过自己的生活,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个老人的故事会成为这一年中最让我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