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她在水中央

发布时间:2020-05-14 09:45:45 来源:潮州信息网

□ 查晶芳

我去过不少古镇老街,若要论独特,数大通镇的和悦老街——她在水中央。

大通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和悦洲与大通隔着一条窄窄的鹊江,像一条大船拴在大通的身旁。和悦洲扼长江水运咽喉,清廷设为管辖盐务的重地,大通一跃成为重要港口。当时大通人烟辐辏,仅和悦洲一岛,便有参差十万人家,“三街十三巷”分列有序,钱庄、报馆、银楼一应俱全,朝廷大员云集,各地商贾齐至,人流熙攘,市声喧盈,是名副其实的“小上海”。

因沙洲四面环水,状如荷叶,起初就被称为“荷叶洲”。后来洲上商贾渐多,为生意多有争吵,水师提督彭玉麟便谐其音,改名“和悦洲”,意在规劝,更有祝福。

从和悦古渡口坐机帆船,不过十分钟便到了洲上的第一道巷口“清字巷”,右转便是头道街。头道街是当年最繁华的街道,是钱庄、洋行、邮电局、盐务招商局等所在地。

除了头道街外,还有二道街、三道街,我们一条条走过。鞋跟敲打出“窠窠”的声响,惊了鸟叫惊了虫鸣。为了取水克火的寓意,十三巷都以三点水旁命名:汉、澄、清、浩、泳、潆、洄、汇、洙、河、洛、沧。如今我们所能完整走完的,只有“清字巷”,很多巷都已漫漶,看不出名字。洲上住户不多,我们问所在巷道的名称,那位正在喂猪的五十多岁妇人叫我们自己去查,她并不知道。

在头道街拐角的院墙外,立着一块碑,是为“盐务招商局”。和悦洲因之繁华百余年,抗战后了盐务局移设芜湖,和悦洲渐渐荒芜。荒烟蔓草占据了原本人来人往的院落,原本肃穆气派的院墙,如今爬满了一溜粉黄的蔷薇。

二道街是大通行政管理中心,行政、税务、金融、商会、报社、旅馆、饭店皆设于此,如今几乎漫灭。三道街是当时的居民居住地,延至今日,这里依然有人间烟火。我们走近一户人家,见庭前有院,竹门轻掩,木棍支檐。透过宽大的竹缝,窥得院中整饬井然,悄无人声,颇似刘长卿笔下的“柴门”,陶令笔下的“荆扉”。院外空地上,一大片鸢尾花形硕大,由下至上层次分明,整个似翩跹的彩蝶,着实令人惊艳。花圃对面,有圆形石桌,四只小石凳环绕其侧。想象着一家人,围桌小坐,鲜花流云相伴,确是岁月静好。

一路上鸟鸣清脆,鲜花不时相遇。或是静立一隅的三五朵白中显粉的打碗花,少女般幽婉娴雅;或是细碎如米粒的萝卜花,绵延成片,白闪闪地极为耀眼;或是紫色的蚕豆花,睁着乌溜溜的黑眼珠,不错眼地盯着你;或是羞答答的薇菜花,从远古的诗经里走来,站在小路边篱笆旁,笑意盈盈地迎着我们。最令我震惊的是在圣公会旧址旁的两棵树,它们硬生生从破裂的墙缝间穿出来,枝繁叶茂,伸展摇曳,不由让人唏嘘不已。正叹着,身旁有菜农开着载满蔬菜的三轮车慢慢而过,洒下一地笑语喧哗,心情也跟着明丽起来。

看着那些残损的老屋,不由想起木心的句子:“一个地方的风景,在于它的伤感。”今天的和悦洲像一个遥远的梦,却是具象的乡愁,每一块砖瓦都凝聚着历史。“这些看似废墟,其实是时常维护的。文保部门修旧如旧,为的是保持应有的岁月痕迹。现在,大通成立了影视公司,这些都将成为取景地。”听了介绍,真心替她高兴。

隔着一道江水,市声被江风吹散,岛上安宁,时间就慢下来。真想在岛上有一个房子,可以闲闲地种花种菜,闲闲地看江水,闲闲地牵一个人的手,走到长长久久。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