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百炼钢与绕指柔

发布时间:2020-06-07 10:22:09 来源:潮州信息网

□ 张家庆

近日读饶宗颐先生的著作,方知其长寿与大学问、大成就,皆得益于毕生修炼身心。

饶先生对儒释道及海内外各学术门派均深有研究,这对其修炼身心大有帮助。他幼时熟习唐代大文豪韩愈的文章,认定作文的正途,应从韩文入手,先立其大,养足一腔子气,然后由韩(韩愈)入欧(欧阳修),化百炼钢为绕指柔,挥洒淋漓,雅洁大气而不失于柔靡。这一主张对他影响甚大,是古文老师王慕韩(弘愿)教的。

王慕韩本来辟佛,后竟入了密宗,最终遁入佛门。饶先生自幼读了不少佛书,向往清静的世界,却没有去过青灯古庙的生活。因他“觉得真正的道场并不在那些庙宇里,那里只是愚夫愚妇去的地方”。

饶宗颐10岁时,读了道家的书《因是子静坐法》(蒋维乔著),学会静坐参禅;又读了日本人藤田译著的道教著作,学会腹式呼吸法。从此,他既能自然调整脑部的血气,使心安宁;又能自由运气,使周身气血通畅无阻。

饶先生说自己心量很宽很大,灵感、想象力、幻想力非常多而活跃,这是长期修炼身心的结果。他读的书很多很杂,加上通晓多国语言,能读懂原著原作。他读梵文佛经,理解非常精准,且善用佛法的体验来治学和修身养性。饶先生认为,治学要能“安忍”“澄心”。他说:“在治学上我主张要用‘忍’的工夫,借佛家的语言来说,六波罗(六度)都可派上用场,没有‘安忍’,便不能‘精进’。”

饶先生在《忍与舍》一文中解释说:“忍也者,原是佛家六波罗蜜多之一”;又说“忍是要靠耐力去支持,能够忍受一切困难,才能作持久战……许多人每患于‘操之过急’,是不能忍耐的毛病,‘十年树木’,要把十年的工作,一二年把它促成,往往得到‘揠苗助长’的反效果。如果懂得忍的道理,忍耐持久,安详从容地来处理,断不至于失败。相反地不能安忍,则心理难以保持正常,躁急、愤怒、情绪紧张,等等心态,都纷至沓来,工作便不能规律化,难以按部就班;不免产生‘出轨’‘躐等’‘争夺’……等现象。”

安忍与澄心密切相关。饶先生在《澄心随笔·小引》一文中说:“余之心苦未能澄……唯心澄乃能见独,见独乃能决是非、去定取。”如何能使心澄呢?一是甘于寂寞,敢于孤独。饶先生说:“做文学的人,做学术的人,应该养成一种孤独感……不孤独,时间就不够用,无法集中精力做事。交际应酬,社会名流过的是另一种生活。我一定要孤独,心不能安静,如何读书。”二是自我控制,安时处顺。饶先生说:“一般人都患得患失,因此而神志不宁。庄子很懂得精神的自我控制,他能‘外物’,摆脱外界事物的约束,认为‘得’是时机缘遇所造成;‘失’亦是理所当然,应当泰然处之。这样,在情绪上没有哀与乐各种激情的刺激,就好像倒悬的人,获得解救。庄子可以能无动于衷、不为得与失所干扰,完全得力于一个‘顺’字,安于时而居其顺,自能得到精神上的宁静。”

读了饶宗颐先生的著作,方知他修炼身心之法,将自身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他都做到了,而且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他一生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而是养成了不断修炼身心的好习惯,生活有节律,读书不间断,思考不停歇,治学有方法,童心未泯,好奇心强,笔耕不辍,精进不已……饶先生深谙修身养性之道呀!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