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05 10:35:52 来源:潮州信息网
□ 赵盛基
伊府面,简称伊面,是中国著名的传统面食之一。既然叫伊府面,自然与伊姓人有关。
相传,清乾隆年间,伊秉绶任扬州知府。他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家中经常聚集文人墨客吟诗作画、切磋书法、品茗餐饮。他们优雅笑谈,却常常把厨师忙得不亦乐乎。厨师生怕饭做的不够吃,慢待了客人,也丢了主人的面子,所以,每次都多做,都有剩饭。气温高的时候,剩饭很快就坏掉了,只能倒掉,造成了浪费。
一天,又有客人来聚,招待的面条剩了不少。天气炎热,这剩下的半锅烂乎乎的面条如何是好?厨师为难了。等客人走后,厨师趁机与伊秉绶一起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想了一下,伊秉绶想出了办法。他让厨师把剩余的面条用油炸干,这样,去除了面条里的大部分水分,就不容易坏掉了。果然,过了好多天,炸过的面条仍然保存完好。厨师想品尝一下效果,就重新煮好,配上佐料,结果味道非常鲜美呢!
厨师乐了,他经过改进,干脆提前将这种面条制作好备用。他先将面粉里打上鸡蛋,然后加水和匀,擀成面条煮熟。为了少占空间,便于储存,又将其卷曲成团,晾干后用油炸成金黄色。等有客人来时,只要加上佐料,放在水里一煮就可以上桌了。若再打上卤子,就更美味了。
一次,诗人、书法家宋湘来访,伊秉绶就用这种面条招待了他。尝过后,宋湘觉得非常鲜美,就问:“这是什么美食?叫什么名字?”伊秉绶微笑着说:“刚刚发明的,还没名字呢。”宋湘惊叹:“如此美食,竟无芳名,岂不委屈?我给它取名‘伊府面’如何?”伊秉绶说:“甚好!”从此,伊府面流传到民间,并成了风靡四方的名吃。
原来,名闻遐迩的美食竟来自半锅烂面条。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烂面条”,只不过,有人随手倒掉了,有人开发利用了。有时候,倒掉的和利用的,不乏意想不到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