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非文人之文

发布时间:2020-07-11 09:25:26 来源:潮州信息网

作文并非文人独擅的专长,非文人中同样有作得快文、妙文、奇文、至文的,令人击节称赏,携卷高歌。

非文人中有身为帝王一类。他们绝非博学之士,而天赋本色,语出气象万千。最典型的是刘邦和项羽。这二位曾经左右中国一段惨烈历史的人,尽管个性迥异,而非文人化倾向却是相同的。刘邦出身卑微,初“好酒及色”,后又大骂“竖儒”;项羽出身贵族,少时“学书不成”,连他喜好的兵法也“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唐人章碣有句:“刘项原来不读书!”然而,这二位,偏偏留下千古绝唱,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

比起刘项,赵匡胤在读书方面是否略强一些?难说。《宋史·太祖本纪》多处推崇这位开国皇帝的武艺,民间也夸说他三十六手红拳打天下,但都回避了学业问题,教后人无从探知。然而,这一位,又让人吓了一跳。我在《十国春秋》里读到他未发达时咏月的零断句:“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何等的襟怀!何等的文字!有宋一代文人,能得几人堪与比肩?

再说朱元璋,大概是帝王中出身最低贱的一位,当过叫花子,做过和尚,上哪儿找学历?他当皇帝后手不释卷,恶补,算是自学成材吧!难得的是朱元璋自己起草文件,渐渐地,居然形成自己简洁凝练的行文风格,比如今存《前明皇陵碑文》(见《凤阳县志》卷14),便颇有看头。正因如此,民间流传着朱元璋客庙留诗的故事。说的是朱元璋客庙过夜,蜷着腿冻了一宿,当别人问起时,他调侃地吟诗:“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腿,恐把山河一脚穿!”明白如话,气势如虹,那些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的文人学士如何望其项背?

又有武将一类。最具代表性的当推南北朝梁大将曹景宗。据《曹景宗传》载,天监初年,“帝(指梁武帝萧衍)于华光殿宴饮联句……景宗不得韵,意色不平,启求赋诗。帝曰:‘卿技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止在一诗?’景宗已醉,求作不已。(梁武帝)诏令赋‘竞’、‘病’二字。景宗便操笔而成,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帝欣不已。(曹景宗)于是进爵为公。”(转引自《太平广记》)这个曹景宗确实了不起!‘竞’、‘病’二字作为韵脚,真叫难为人,而他竟然写得如此达观豪迈,且浑然天成,了无斧凿痕,我以为当时在座的诗界领袖沈约是断然写不出来的,故“曹景宗探韵得‘竞病’字……沈约诗人嗟赏之”。 (见许顗《彦周诗话》)

由于会打仗,还会写诗,于是自古至今便有了儒将一说。写《与苏武诗》的李陵,大概是最早的一位。迨至近代,徐珂编纂《清稗类钞》,举郑成功为“能诗儒将”,说“郑成功勋业著海南,世鲜知其能诗”,因录郑诗数首,以为佐证。其中“碑碣空埋地,阶砌尽染苔”,“偶迷沙路曾来处,始踏苔岩常望山”,“霜林犹爱新红好,更入风泉乱壑间”等俱是秀句,深微淡远,不似武夫吐属,列入文人佳作,毫无逊色。今人被誉为儒将的,如陈毅、叶剑英等,其诗词早已脍炙人口,我既敬佩“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的奇气,也激赏“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叶)的巧思,既喜欢“天将午,饥肠响如鼓”(陈)的粗豪,也赞美“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眼青山夕照明”(叶)的旷达……这些恐十白也非舞文弄墨者流所来得!

非文人之文,除了帝王将相,也还包括农工商贾、僧道异人、七行八作、三教九流的诗文。《诗三百》、《汉乐府》自然是民间歌谣,而传诵千古的《击壤歌》、《卿云歌》、《渡易水歌》、《敕勒歌》,也都出自上述各式人等之手!我以为,写诗作文,较量的是感悟品位,决胜的是人格力量。因为感悟,因为人格,非文人可以写出快文、妙文、奇文、至文。翻转来,问当今作家文人,有多少“单个人”,在感悟上、在人格上当之无愧?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