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橄榄菜

发布时间:2020-08-04 11:18:05 来源:潮州信息网

□ 林树顺

橄榄菜!人见人爱。橄榄菜本来是说潮州话地区一日三餐桌上的小菜,现在更是在高档次的酒店也能点上这道菜。

橄榄菜具有“清、鲜、爽、嫩、滑”等特点。富含橄榄油珍贵营养成分和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钙、碘,还有铁、锌、镁等微量元素。

橄榄菜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宋朝。但记载比较完整有:清嘉庆《澄海县志》“芥菜,也名大菜,本县秋收后田野种植甚多,收获后用盐渍,味道甚美,澄海手巧艺精的妇女利用本地物产橄榄与盐渍芥菜精煮制作而成乌橄榄菜,食之开胃消食,助消化”。

橄榄菜的民间传说。每年夏天,台风肆虐,尚未成熟的橄榄果被打落,这时距离冬季成熟采摘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橄榄果肉嫩核脆,吃起来黏稠味涩。有一位巧媳妇舍不得这些生果在地上烂掉,就拾了一些回家熬煮。后来又取家中咸菜瓮中的咸菜叶,切碎同入鼎熬煎,想不到奇迹出现了,这就是橄榄菜。但我经多年的观察思索,认为刚好是花生收成后榨了油,加上各家各户原盐渍的芥菜除了压瓮的菜叶已吃完了。幸好老天来了一个机会,橄榄果被台风摧残而掉落,百姓借此三者合一,而使下半年餐桌上不至于没菜下饭了。

说起橄榄菜也让我回想起离开家乡前的历历往事。我的家住在“驷马拖车”的大厝内,有三十几户人家,同属一个生产队。每年橄榄菜熬制好之后就要每家每户送上一碗刚出鼎的橄榄菜,这时家里有钱没钱一目了然。经济好的油下得足,也能足火熬制48小时,出鼎的橄榄菜黑油油,香喷喷,让谁都会流口水。而经济差点的,油量少,柴火也不足,一般熬不足火候。送到各家各户,单凭橄榄菜的颜色,就能辨别出来。我家属于后一种,每次我帮送的时候,都会多说一句:阿姆阿婶不好意思啊!我家的那点油让我看书用完了。幸好乡亲们心知肚明,让我幼小的心灵没有受到一点创伤。但类似我家的状况其实也有好几户,而接纳的乡亲都是面带笑脸,从没嫌弃。

橄榄菜在东南亚各国也非常盛行,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出口。我曾陪一位近五十岁的归国探亲华侨吃饭,开了三小罐橄榄菜,他说比燕窝鱼翅还好吃,只是在大家的劝说下才罢了手。听他说在外上了年纪的游子,一看到橄榄菜都会讲起儿时的故事,有的更是触景泪下,追思逝去的亲人。更让人意外的是,如今东北也大有人喜欢橄榄菜,人们将馒头掰开,用橄榄菜塞进去,和着馒头一起吃,还边吃边说好吃,好吃!

当然,橄榄菜也并非人见人爱,有的看着这黑不溜秋就一脸嫌弃。前几年我陪一位上级来的同志吃饭,他看到餐桌上放了两小碟黑东西,觉得不可思议,这黑乎乎的怎么也能上餐台?

橄榄菜,还是让大家自己去品味吧……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