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31 09:41: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近段时间来,湘桥区利用古城区的特点,因地制宜,以“四微”为载体,创新普法形式,精耕细作“普法田”,使《民法典》与大众“零距离接触”,提高了群众运用《民法典》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宣传民法典热潮。
一是用“微课堂”讲述民法典。由于湘桥区人员分布密集,公共活动场所较少,普法宣传缺少平台、缺少场地。为此,湘桥区利用民居客栈亲近居民、气氛轻松的优势,搭建起民法典宣讲“微课堂”,依托律师进社区、进街道、进客栈、进咖啡厅、进牌坊街等,紧扣民法典内容,围绕与古城区居民关注的物权、相邻关系、建筑物用地所有权、居住权、侵权责任等热点问题,用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推动民法典宣传进古城大街小巷,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目前,民法典“微课堂”宣讲23场,受众达800多人次。
二是用“微实事”传递大温暖。西新司法所组织民法典宣传志愿者队伍到新桥东路商业街送法进铺户,共发放200多册《民法典》单行本和《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宣传册。太平司法所以“关爱未来 普法先行”为主题,为社区的青少年赠送民法典宣传小册子100多本,在青少年群体中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三是用“微平台”扩大受众面。区司法局联合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法学会、市供电局和太平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在潮州牌坊街“兵马司林”门前开展《民法典》专项法治宣传活动,组织法治灯谜台、播放宣讲视频、民法典知识有奖问答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现场设置的“普法小摊”,吸引了大批群众驻足围观。据统计,现场共发放民法典等各类宣传资料800多份,接受咨询30多人次。
四是用“微视频”法润古城区。充分发挥“互联网+法治宣传”作用,利用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系统,全面、准确地介绍民法典知识。利用商业街电子显示屏循环滚动播放民法典宣传片,向过往民众普及民法典,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使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