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3 17:21: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增绿提质,出门见绿成效明显;厚植文化,千年古城业态繁荣。潮州市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结合古城区人文特色,扎实推进城区增园、古城见缝插绿和古树名木建档保护,鼓励群众主动营造绿色生机,取得实实在在的“创森”成果。
古城夜色
一、城区增园,用绿色衬托人文
“创森”以来,潮州实施中山路、美食街、“百家修百厝”等15个古城改造项目,坚持用“绣花” 功夫实施“微改造”,深挖老城区人文资源。
府学旧地文创园是一个集潮州美食、茶艺休闲、工艺品作坊区、潮州大戏台及茶文化客栈等于一体的美食休闲度假区,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的一站式文化体验平台。
古城墙下滨江长廊绿景
潮州功夫茶博物馆
明德园的主人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泥手拉壶传承人谢华先生。全园运用「大道至简」的朴素理念,在保留潮州民居元素的同时又有现代建筑的简洁、明朗,绿景怡人。
民巷和老社区见缝插绿
二、用绿色带动旅游
潮州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民居,在民居庭院、房前屋后建花圃、搭花架,以绿色营造生机环境。古城的绿植与文化融为一体,吸引了各类文化旅游业态进驻,古城文化旅游愈加兴旺。
辜厝巷王宅
昌黎路某民居开门见绿
木棉公馆:穿越时光体验法式民国风,有着近100年的木棉公馆与潮州著名景点“牌坊街”相连,坐落于清静的韩江江畔、上水门城楼边,交通便利,停车方便,古城景点、潮州美食更是近在咫尺。
韩庭别苑:韩庭别院客栈距离广济桥不到200米,绿色怀抱着整个客栈。客栈整体采用原木、石料等构件,既具备酒店的配置又保留家庭自然放松的氛围。从古城墙上走过,游人易被这一片古色古香的庭院所吸引。
渡月楼,古宅为邻,东倚明代建筑林熙春旧宅,西邻民国建筑德里旧家,北朝清代建筑“红栏杆”,南靠郑厝巷古建筑群。
夜登高阁
东临韩水,皓月千里
徐风听叶,静怡神闲
虫鸣蛙声,细水潺潺
三、古树建档保护
潮州严格执行《潮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和保护工作,已普查建档的古树1753株,建档率100%。同时以古树及红色文化为依托,完成了2个绿美古树乡村、1个绿美红色乡村建设。
古木棉树
静静伫立在涵碧楼前的古英雄树,向人们诉说着“八一”南昌起义军在潮州的那段红色历史。
潮州西湖湖心亭百年古榕树
潮州众志成城建设国家森林城市,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了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启动“创森”以来,潮州生态效益明显提升、社会效益日益彰显、经济效益逐步提高,让“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惠及百姓。“创森”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未来,潮州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发扬潮州人勇立潮头的拼搏精神,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强化落实,凝心聚力共护绿水青山,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力争成为粤东第二个“国家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