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漫说许颖掀风雷——新编历史潮剧《古城风雷》观感

发布时间:2020-09-28 15:27:36 来源:潮州信息网

□ 许镇焕

当新编历史潮剧《古城风雷》的帷幕慢慢关闭,招收都乡民叩谢缩城建堤的许颖许青天时,我还为许颖掀起的“风雷”浃汗不已。

招收都地处海隅,乡民靠海讨海,过着以海为生的生活。无风尚掀三尺浪的大海无时不为当地乡民带来灾害,台风、海风潮更是无情地掠夺乡民的生命和财产。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课题,乡民只得默默地接受着老天的安排。可若只是老天的剥夺,乡民倒也无话可说,认命算数。偏偏有人为的困扰——海盗的猖獗、官府的禁海令更使得当地居民的生活雪上加霜。无法生活的渔民只得冒死外出讨海,却授之官府以话柄,被无良瘟官诬为海盗而惨遭杀害者无数。怪不得戏的开始便听到渔民哭诉的女声独唱:“讨海苦,讨海难,十日雨,九日风,何时官清民安乐,凶年有食人平安。”诬良为盗的提督何士恒竟以堂而皇之的“海盗猖獗”为由,向上司申报兴建濠城以防海盗,没有实地考察的两广总督杨林照文上报朝廷,也得到了朝廷的批准。至此,一个叫许颖的建城官被推到历史的前台。

许颖是何许人?剧本没有交代,其实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两广总督杨林的女婿。杨林不知招收都那里是否真的“海盗猖獗”,但却料知何士恒向朝廷申报建城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中饱私囊。出于公心,是为朝廷的财产不被私吞;同时也存私心,他利用手中权力以及同僚从中帮忙把建城官从何士恒处争了过来,并且“举贤不避亲”,把“肥缺”给予“德行足信赖,但却不够老练”的亲女婿许颖以历练。杨林用心可谓良苦,算盘也打得好些如意。可企图借助建城渔利的何士恒和他的干爹喜善公公,眼看到手的肥肉被人抢走,哪肯干休,于是乎,许颖从戏的开始便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夹于风雷之间。

偏偏“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许颖接受任命之后是好一阵欣喜若狂,林初发(许颖扮演者)的表演给人如璞玉待琢的纯真憨态感觉,全然没有身处风雷之间的半丝担忧,这或许印证了他岳父对他“老实”的定性,或许背后有两广总督的泰山顶着,身处大树下好乘凉的释放,总之,此时的许颖是惠风和畅,踏上“百花盛开草木香”的人生新征途。

满怀“做成一番事业”的许颖,上任途中遭遇当地乡民的当头一棒。他们口口声声请求许颖不要建城,为他们留下生路。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化解矛盾,官(何士恒)也看,民也看他。然而,许颖真不是“菜鸟”,他安抚乡民“朝廷建城防御海盗,是为给大家好日子过,”要乡民们不要误解朝廷意向而显示出他的从容淡定。尽管许颖如此,乡民还是不依不饶,继续对他施加压力。乡民的声响如同浪潮般淹没了许颖,这是许颖所始料未到的,一时间的许颖也如孤舟渡海般陷入慌乱和无助之中。好在何士恒及时指出“带头闹事的海盗逃犯”,这竟如定海神针一般稳住即将颠覆的小船。稳住阵脚的许颖立即拿定主意,认为“建城必先治邪”,下令捉拿海盗,并以负责的态度表示坚决执行上司的命令,并立即就地勘察。无疑,这是戏的转折点,也是人物的转折点,许颖走出从前的自我,走进汹涌激越的浪涛之中。慌乱之后的机警与果断,绝非他岳父所知的,就连现场的何士恒也赞叹不已,暗自庆幸对他的成功拉拢。然而,许颖没有旗开得胜的快感,倒是“海盗”撕心裂肺的哭喊,治下乡民仇视的眼光,在他心头蒙上了阴影。

本来,许颖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海盗”正法而开始履行他建城的职责,他可贵就可贵在他时刻记住他岳父嘱咐的话,“非分之财不取,不利朝廷和乡民的事不干,不该花的钱不花,把库银用最需要的地方;”好就好在他心存良知与率真,洞察乡民之滋事并非空穴来风,因而马不停蹄、又亲力亲为地勘察建城之所。可不勘察则可,一勘察倒勘出一系列问题来了,乡民反映事属真,最让他震惊的是,桩桩件件皆与他的顶头上司何士恒有关。率直的他当场无罪释放 “海盗”,让他回去与家人团聚。记取“不利朝廷和乡民的事不干”的他决定向他的岳父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商量解决问题的对策。

不难想像,许颖见其岳父的情形,再不是亲情的嘘寒问暖,而是下司向上司反映情况,听候上司的训示。但最称意的一场戏精彩般呈现眼前,那是二种力量的较量——一如“官”之二口,是“上口”不负皇命还是“下口”心怀黎庶的对碰。平心而论,“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一句深入民心骨髓的当官格言和操守,然而能够践行是言的、真正对得起“下口”的官却是少之又少,因而它才成为民众的奢望。在复杂的官场之中,许颖能有一份爱民之初心已是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他为此竟敢冒犯给他仕途的岳父。他责怪他的岳父大人,“招收都根本无须建城,当初提督拟奏,本来岳父就不该批转。”这话出自也晚辈也下司的口,足见许颖对弄虚作假者的痛恨,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朗朗清清的世界,并且为此他一再坚持他的观点。然而,在强大的王权面前,举家的生死荣辱面前,许颖还是屈服,带着委屈、无奈和违心第二次踏上招收都之路。

眼见得狂风怒号、惊涛拍岸、樯倾楫推、房屋倒塌、生民死难的许颖,听到儿子被海水卷走的纪银凤一声声裂人心肝的喊叫,看到跪地乡民含泪呈上的“建堤”的万民状,许颖决然抛开一切顾虑,顺应乡民的呼声,掀起自然风雷之后的人间“风雷”——利用朝廷建城的资金缩城筑堤。许颖的抉择是艰难而痛苦的,而一旦选择了,那是顺应天道的自我释放,林初发尽舒抑郁之气、全展须眉之象的念白“林巡检,传令开工”一时间气压浪涛,响彻海隅,直达天宇。当切光音乐响起时,一个伟岸的人物从此定格在海边,耸立在乡民的心中,从此名垂青史。

戏看至此,看得出剧作者无意于以高大全形象的笔触来刻画人物,而是将人物回归到“人”处落笔,全面而立体地让人物置身于风口浪尖之中、左右为难的缝隙之间、四面受敌的困境之内,让人物从中拼出一条血路,一条实实在在的血路,一条利国利民的血路,一条人做的、体现做人尊严的血路。“文学即人学,”面向当代的潮剧更应有这方面的追求。也正因如此,眼见海堤日近完成,许颖的内心是日益“后怕”,他又重新陷入新的两难境地。一边是欢喜于海堤即将完工,沿海乡民今后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台风带来的灾害;一边是担忧着缩城建堤难以蒙混过关,因而是食不知味睡不安。许颖的两难,从林初发的表演中,可以感受到对外如平波静浪,内心却“风雷”滚滚,如同滚油煎熬。敢于承担责任的男人一肩担负着未来的、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就连与他朝夕相处的老婆也要千方百计将她蒙在鼓里,更加突现一个伟丈夫的形象。

毕竟许颖掀起的“风雷”杀伤力实在太大,推荐他的岳父为此已自身难保,别说庇护于他。再不说他的顶头上司、死对头何士恒和喜善公公了,他们恨不得将他粉身碎骨,打入十八层地狱。而面对来势汹汹的上司的诘问,许颖显得格外的冷静,据理力争,不卑不亢,底气十足。林初发发挥潮剧念白的长处,拿捏有度,该急则急、该缓则缓、该抑则抑、该扬则扬、该顿则顿、该挫则挫,尽倾人物胸中之块垒,把许颖憨厚老实,不讲心计,只求务实的性格展现得一览无遗。这是许颖掀起“风雷”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许颖为人为官的人格升华。当然,好人总得好报,可过程却让人为之浃汗,但这正是戏的成功之处吧!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