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29 10:41:03 来源:潮州信息网
观云
1987年中秋节前夕,我所在的海军某潜艇按作训计划赴我国南海进行多科目训练,时间10天。
距此两年前的中秋期间,我艇也在某海域战值巡航。当时,由于长时间的水下航行,在完全密封的艇中,见不到阳光,吸不到新鲜空气,吃不到常规饭菜,喝不到足量的淡水,睡眠既没有规律又严重不足,身处密集狭窄环境的压抑与高温强湿的窘迫,同志们接受着生理、心理极限的考验,万分艰苦的工作环境、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超限的劳动强度,使全艇官兵体力消耗极大,精力逐日递减,有的新战士已出现憔悴恍惚状态,影响战斗力的持续发挥。中秋之夜,恰逢我艇几个小时处于水下通气管航行补给状态,有限的新鲜空气如甘露般顺着管路渗透进各舱室,沁人心脾,使同志们体力得以有效加持,这弥足珍贵的小清新,俨然是天赐战士们的节日佳礼。联想到举国上下正在欢度中秋佳节、无数家庭正在共享甜蜜美满,那时,艇中充满着战友们思亲的浓烈气氛,尽管这只是精神层面上的苦中寻乐,却成为水下生活的唯一奢侈。我和大伙儿一样拥有军人宽广豁达的情怀,为了祖国的繁荣,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自己离乡背井、吃苦负累,无怨无悔。然而毕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出于与战友们心心相印,我建议艇长利用潜望深度航行时间,让各舱室派代表轮流通过潜望镜瞭望空中月亮,遥托明月向亲人传达无限情思。于是,那个晚上全艇荡漾着莫大的愉悦,官兵们沐浴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习习温馨中,精神得到极大的提振,同志们像加足马力的机器一样,不懈地工作着,潜艇水下生命力补给也顺利地进行着。
这次作训过程的中秋之夜,我艇却处于水下一百二十多米潜坐海底状态,战友们不能像两年前那样通过潜望镜瞭望中秋皎月。深海里极度沉寂的潜艇,屏蔽了一切信息,但屏蔽不了战士们的绵绵遐思。不知从什么时点开始,轮机舱的战友们在通话系统里率先向艇首长及全艇同志致以节日问候,瞬间打破了十分沉谧的氛围。接着,各舱战友都以同样方式纷纷互致美好祝愿,共贺祖国繁荣昌盛。热情洋溢的互动,使苦闷、枯燥的海底生活增添了些许喜气。有感于此,艇长激动地向各舱发出指令:同志们,我们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保卫着国家的万里海疆。今晚,祖国处处欢歌笑语,家家户户团团圆圆,我们虽然身处大洋底下,享受不到天伦之乐,但我们倍感骄傲,因为我们守卫着祖国的安宁和亿万家庭的吉祥。月亮代表我们的心,让我们从肺腑深处向祖国、向人民、向亲人发出共同的心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普天之下的巨大欢乐与我们的无比豪情相激荡,愿我们怒放的心花与礼赞祖国的烟花共欢腾!此时此刻,皓月定然当空,我们欣赏不到月亮,但作为军人,保卫祖国、维护和平、赴汤蹈火、战无不胜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天职,这正是我们心中既有的一轮明月,她高悬在我们魂魄的苍穹上,照亮着我们的心路历程。因此,今晚大家虽不能慧眼赏月,却可以丹心映月。我提议,同志们以“月”为题,不拘一格,任满腔热忱纵情抒发吧。
说时迟,那时快,广播系统频频发声,热闹不停。三舱的王航海长捷足先登朗诵了一段唐代律诗,一舱的舵信兵小刘演绎的月亮故事接踵而至,四舱的电工军士长老张清唱了一首怀旧情歌,五舱的林动力长畅谈了一番切身体验,七舱的鱼雷兵小苏告白了一颗美丽的心……大家围绕着“月”的主题,你一言、我一语、他一曲,心月交相辉映,无不展现出军人无私奉献的博大胸襟、勇于牺牲的崇高品格和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战友们仰望心海星空,遥照胸臆玉镜,自豪今夜今生,寄情明月明天。与其说这是一场以“月”为题的纵横咏叹,倒不如说是一场各显才艺的“海底咏月”主题晚会,它点燃了官兵们的激情,荡涤着同志们的思想,迸发出战友们的活力。欢笑声、热掌声、唱讲声在局促的空间中回荡交织,汇成一股强劲的暖流,犹如不竭的力量源泉,滚滚涌入战士们的心田。海底,那样沉默那样冰冷;艇中,这么热烈这么温暖……那是一次举世无双的“海底咏月”。
每当我回味这段深蓝色浪漫的时候,感怀永久如斯:青春复何求,挥斥且方遒,明月脑海照,热血腔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