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影视变奏曲里的我们这一代

发布时间:2020-10-08 09:38:12 来源:潮州信息网

□ 陈舜

我出生于1979年,那是个好年份,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徐徐吹来,大江南北、万物生长,生机勃勃。我们在这个时代里成长,那些走向小康生活的甜蜜与美好,以及在影视变奏曲里那些小小的故事,就从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说起吧。

记忆里童年最爱的是祠堂前的“小盒子”。

我们没有遭遇父辈饿着肚子上学的事情,更没有祖辈赤着脚走路的经历,我们遇上了一个美好的时代。这个美好时代,市面上各类商品已相涌而出,大家的选择宽了,广了。妈妈说吃个糖,吃个蛋,吃个猪肉,不用再看“票子”的脸色了。物质丰富起来,影视也慢慢走向我们的生活。

那时每当夜幕降临时,全村的老人、小孩便会围着小小14寸电视机,有序地站好,看电影、看连续剧,电视机因为用啤酒罐做成的“天线”接收信号不稳定,每次我们都在喊着:向左一点、向右一点,在不断地来来回回地移动“天线”中看剧,即便如此,大家也乐此不倦,那是因为生活温饱无忧,我们都很快乐。

快乐的还有乡村中的电影放映员——阿七叔,坚守着“沙沙”作响的老式电影放映机、和电影放映证书上那句“为服务人民”的阿七叔总是说,放电影的日子是甜的。他从1973年开始放电影,那时一场电影便有0.4个工分和2.5角元夜餐补助的待遇可真是优待。那时看电影的人可真多,一部《侦察兵》放映时,全村出动,民兵还拿着枪在放哨,那时大家搬椅子的、搬桌子的、搬梯子的,连那屋顶上、猪圈顶上满满都是人啊。

阿七叔口中的这一份热闹,也延长成为我们童年的热闹,我最难忘的是“老火砻”及“老火砻”看电影的一幕幕。

这 “老火砻”啊,是时间的见证者,是乡村变迁的缩影。我很爱“老火砻”的温馨,新碾的稻谷,香飘整个村,新榨的花生油金黄金黄的。1983年,乡中的“老火砻”被发小家承包后,发小的爷爷把“老火砻”打点得整洁无比。实行轮班制再加上适当的激励,“老火砻”高效运转着,每次来碾米、榨油的人都能快速拿到了成品。因为这份高效,发小家宽裕起来了,并把“老火砻”前的泥土“阔埕”铺成水泥地,于是乡中每一场电影都会在“老火砻”前放映。

那时经典的《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这些我们熟读了无数次的故事,变成一幅幅“会动”的水墨画在“老火砻”前上映。那时“老火砻”前的那部《街上流行红裙子》也如一阵大风吹遍了整个村,一个大胆追求生活之美的故事也在生活中上演——那是一场“的确良”之风。上世纪70年代,由华侨寄来的“的确良”因其面料挺括、颜色鲜艳,让女人们美了一阵子,80年代的“的确良”,面料更新,花式更多。妈妈和各位阿姨穿着这没有皱褶的“的确良”的裙子和花衬衫,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走在大街小巷上,美得像是春天的花蝴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美好的象征,让人充满憧憬,热情澎湃。

让人热情澎湃的日子继续前进,在时间的轴上,祖国在崛起,经济在腾飞,我们的生活奔小康。作为东南沿海的一个小乡村,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各种生活设施得到极大的完善,收入普通的家庭都买得起上万元的摩托车了。

我们也早已告别了童年的“小盒子”,用上了VCD。那时十六岁的我,和一群小伙伴唱卡拉OK,唱潮剧,播各种题材的电影,做时代浪潮里快乐的一条鱼。

生活改变了,电影的内容也变了,那时《活着》《狮子王》《重庆森林》这些获奖无数的电影出现了,他们共同成为我们走向成长的“礼物”。

告别童年的小盒子、少年的VCD,青年的我们迎来了随身携带的 “电影院”。

那是2005年的秋天,我参加工作的第三个秋天,那一年的秋天特别的美,处处可以闻得到的瓜果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看到党和政府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大家都期待着一个更加幸福的新农村的出现。那时,家乡种植的“芡实”大卖了,村里小巷中,树荫下坐满了剥芡实的人,因为价格好,工钱也就高了,村里到处飘着芡实的清香,到处洋溢着开心、快乐的喜气。

和新农村的蓝图一起打开的还有电影的宏图。2005年被称为“农村的服务年”和“电影的发展年”。在这一年我们每个人随身带着一个微型的“电影院”——MP3、MP4的流行,让电影全方位地覆盖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在电影中体验生活的忧愁与快乐。

中国的电影啊,已不再是简单地追求感官上的价值,而实开始了深层次的对人性的思考,并在学习中拥有了自己的气质,在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中找到了平衡点。因为电影,我们的视野变得更宽,更广了,我们在祖国的每一寸时光里体会最美和最好。这时最好的我们已热衷网上购物,电商这个大平台里商品琳琅满目,各个地方的特色产品如潮水一般涌了出来,想要什么,凭网购就能让快递小哥把东西送到家里了,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时代。

神奇的时代日新月异,祖国风起云天,潮涌东方。2017年,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一件件激动人心的大事诞生了,一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发布了,一处处巨大变化的画卷展开了。我与家乡也融入了这场变化中。母亲年过六旬,脸上没有太多的皱纹,学习用手机拍视频,在微信圈里谈养生,有一个广场舞的朋友圈,生活美滋滋的。爷爷已是91岁高龄了,美好生活的滋润让爷爷脸色红润,身体硬朗,每天养养花、种种菜,听听潮剧,忙得不亦乐乎。我也总带着爷爷去看一场场的巨幕电影,超棒的3D立体视觉效果,环绕、清晰的音响效果,让爷爷激动不已,他开心地跟我们谈谈《战狼2》令人震撼的动作场面以及撤侨时展示的国家能力和祖国的温暖,这时爷爷脸上的每道皱纹都笑开了花。

笑开了花的还有我们走向小康生活的你我他。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