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今昔西厝桥

发布时间:2020-10-26 09:51:49 来源:潮州信息网

□ 文/王静君 图/余永东

家乡离镇区不远,只有四公里,但中间隔着一条溪流,名叫西厝溪,其实是黄冈河的一段。有河阻隔,再近的距离也变远了,俗话说“嫁女行路,勿嫁女搭渡”说的就是怕来往不方便,因为渡船受自然因素影响甚多。西厝溪对岸是东官村,东官村在溪的两岸有许多农田,村民们依靠西厝溪水灌溉农田,有水没有桥自然十分不方便,虽然村民摆起了渡船,但摆渡也有不方便的时候,因为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渡船来往,特别是遇有急事,更是干着急。于是,村民修起了桥,桥因水而名曰“西厝桥”。

依稀记得我第一次过西厝桥是在很小的时候,跟着奶奶去浮山赶圩。家乡要去浮山圩,大都走西厝桥,也有少数人骑自行车走大路的,那要从一个叫溪嘴的地方绕过去,距离远得多。那时,经济不太好,一般出门都是靠走路,况且从西厝桥走过去是直线距离,比从溪嘴那边绕过去要近很多。不过,那时候西厝桥在我眼中很长,却很简陋,只是简单地在溪上打上几根木桩子,再在木桩子上面钉满木板拼接成长方形状的板面,而且,为了防大水的冲刷,桥做成了凹凸状型,就像走小碎步一样把两个板面连接起来,中间用一根比较长的木头固定,不断延伸,就这样把两岸连接起来了。溪水湍湍,走在桥上,摇摇晃晃,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掉溪里被水冲走,即使我是被奶奶牵着手,也忍不住地脚抖,最后还是奶奶背着我走过去的。大概是胆子比较小,在那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独自走西厝桥。但就是这样一条简陋的木板桥,修修补补,在这条溪上硬是挺立了几十年,为两岸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不过,这西厝桥的维修维护问题也让村民甚为头疼。特别是每年雨季,雨水丰盈,西厝溪容易发洪水,由于木桥的木板贴着河面,洪水到来,总会不同程度地受损,有时甚至会把木桥冲坍塌,两岸来往甚为不便,而且每次修补、重搭木桥也很是艰辛,颇费人力物力。当然最理想的办法是建成钢筋混凝土大桥,但由于这里不是交通要道,要建这么一条大桥也是一个难事。2010年初几个村干部去四川考察学习看了当地的铁索桥受了启发,相对于水泥大桥建造铁索桥可以减少好多的造价,回来后找了建桥师傅,让师傅依设计图纸,再根据实际地形做修改,最终敲定了铁索木板桥构造的方案,并号召村民集资建桥,就这样,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修建了一条长近百米宽2米的用钢丝绳造就的铁索桥,木板桥变成了铁索桥。由于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村民,更是希望这座桥可以造福周边百姓,于是取名“民益桥”。民益桥的建成,大大地方便了两岸村民的出行,两岸群众甚至骑着摩托车也能轻松过桥。

我第一次见到这座铁索桥是在2010年的冬天,听说西厝桥上木板桥变成了铁索桥,非常好奇地去看了,也试着踏上了铁索桥。那是我第一次自己独自走过西厝桥,不,现在叫民益桥,因为是用钢丝绳建成的也叫铁索桥。桥依旧很长,但比木板桥平稳很多,两边各4根底下5根长长的粗壮的钢丝绳连接两岸,并用巨大的水泥桩固住,中间铺着木板,钢丝绳木板结构的铁索桥,呈一字型横穿西厝溪,走到桥的中间,晃晃悠悠,兴许是太兴奋了,反倒不觉得害怕,还来回走了好几次,有些胆子比较大的,还调皮地在桥中间跳了几下。

不过,后来我外出求学了,再后来又工作了,因为家庭经济开始好起来,我也开起了小车,到铁索桥反而少了。

西厝溪自然风光秀美,举目是景,两岸绿竹婆娑,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溪流中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头突兀地在桥的上方不远处呈现出来,而且是相对集中在一起,溪水与石头冲刷而成的潺潺水声,犹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是大自然给西厝溪的恩赐,清澈的溪水流淌而过,近处白鹭飞过,远处有村民撑着竹排撒网捕鱼,而那凌空飞过的铁索桥犹如天上的彩虹倒挂于溪流中,最为美丽的是那溪边村姑在浣衣,那石板上的浣衣声,那时不时传来的欢快笑声更是惹人心醉。有诗云“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也不过如此。站在晃晃悠悠的铁索桥上,看着如斯美景,让人犹如置身桃花源。只是如此美景,却鲜为人知。

四年前当地举办了一次大型的摄影采风活动,通过摄影家们的镜头,记录下了这条铁索桥的秀美风光,并通过摄影作品展览,网络传播,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铁索桥一夜之间成了网红桥。原来,这条铁索桥是粤东唯一一座铁索桥。这一下,因其结构独特,两岸景色优美,来体验铁索桥风光的游客多起来了,许多游客通过美篇、微信公众号、抖音小视频等媒体将他们目中所见的铁索桥风光及亲身体验分享到了网络上,吸引了周边及外地游客竞相来体验晃晃悠悠的铁索桥,这也让铁索桥成了浮山旅游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后来,在西面桥头旁边建了一座几十平方米的全木制廊亭,供游人休憩,周边种了许多桃花,春暖花开,野山花与桃花竞相开放,若是置身于其中,你才知道什么叫“人面桃花相映红”,而时不时还有村民在亭子里弹奏潮乐,悠扬的乐曲声随着习习溪风,轻轻地吹进每个人的耳膜,令人醉山醉水醉心。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适应日益增多人群游览的需要,去年,铁索桥进行了改造升级。改造后的铁索桥是全金属结构的,钢丝绳增多加粗,达到两边各4根,底下7根共15根,桥面也是铁板铺就,桥上还配备了太阳能照明设备,增加了防护设施,在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更为安全,改造后的铁索桥不摇晃了,就连我这胆小的,也敢骑着摩托车通过了。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刚好接到府城同学的电话,说是这个周末要到乡下来玩,要我先规划一条游玩线路,我不假思索地说:站在西厝溪上看西厝桥。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