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7 10:15:20 来源:潮州信息网
□ 文/图 观云
当下生活不缺电,霓虹闪烁成为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之一,普罗大众享受着工业文明的成果已习以为常。然而,时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电力照明仍是奢侈品,每家每户只能依赖蜡烛、煤油灯取光,学生在家中借光学习的一幕幕,委实呈现“昏暗中求索”的励志场景。有一天,我的中学教室里装上了四盏日光灯,并开放给学生夜间自修,同学们如久旱逢甘霖,顿时心花怒放。此后的每天夜里,大家都巴不得尽快到教室去自习,那种享受和幸福难于言表,学习热情也因此空前高涨。沉浸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时势氛围中,谁都期盼学校不要限制教室开放时间,可不熄灯,允许大家学到三更半夜甚至天明,让同学们竭尽全力备战高考。但到底,这只能是一种奢望。
1980年8月,我荣幸地被军工大学录取。当我满怀美好憧憬,离开家乡那座小城跨进仰望已久的大学校园时,校区环境及其视觉冲击力,几乎颠覆了我局限的想象。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依托大城市的优越条件,彰显出其美妙的魅力。特别是每天夜幕降临,一栋栋高大的教学楼灯火辉煌,教室里明亮的灯光,使我心中自豪倍加增色。我想,中学时期那份通宵达旦不熄灯的奢望已然实现,今后四年,我将沐浴着这不灭的光辉,纵情地遨游知识海洋,夜以继日汲取营养。其时,《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正回荡于神州大地,初来乍到,我的身仿佛和着这明快爽朗、充满活力的美乐节奏在奋进;“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正响彻举国上下,我的心仿佛共鸣于这激越浩荡、铿锵有力的时代强音在升腾,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咋料,学校规定了熄灯就寝时间,每天晚上十点广播便响起熄灯号。入学伊始,同学们还严格地执行着纪律,晚上九点半下课离开教室,十点准时入睡。一段时间后,灯熄了大伙儿总是辗转难眠,都感叹:大学四年时间稍纵即逝,要学的知识无穷无尽,心中满满的读书计划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实现,寸金难买寸光阴。可是,晚上十点就熄灯,许多宝贵时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太可惜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同学在熄灯接受管理员查铺后,又悄悄地回到教室去学习。熬夜读书蔚然成风,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管理员不断地到教室去督查,把满腔激情的学生劝返宿舍入寝。
同学们充斥着抵触情绪,在不得不服从管理中纳闷着:我们到大学殿堂来,就是要只争朝夕在学海中冲浪,这是学生应有的神圣权利,不可侵犯。歌中唱得好,“美好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这就是我们的心声。如果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青春,试想,“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扪心自问,“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
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都认为,别的大学不仅没有强制熄灯的规定,还对加班加点勤学苦练的学生予以鼓励和表彰,相比之下,我们这样的作息制度有悖于时代精神,必须加于优化。针对这些想法,管理员却严辞告诫:学校关于熄灯的规定不是一般的制度,而是刚性的纪律约束,大家不能简单地理解,更不能产生制度设定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的任何遐想。一时间,激情燃烧的青春似乎与铁的纪律养成出现巨大矛盾,同学们愤愤不平,觉得满腔委屈无法诉说……
熄灯后再也不能到教室加料了,但大家依然舍不得立刻入睡,躺在床上纷纷打着手电筒阅读课外书。管理员在查铺时再三严明纪律,不断加大规范力度,终于杜绝了熄灯后夜读行为。就这样,大家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日复一日,从早上六点的晨锻到夜间十点的熄灯,只能在严格统一的安排中想方设法,利用可支配的时间,争分夺秒,做到严守纪律与疯狂学习的有机结合。
不久之后,恰逢《机械制图》课程作业量大,老师要求按时按质上交习作,大伙儿认为时间紧、任务重,既然老师对完成作业时点有严格的要求,那么利用夜深人静这一绘图最佳时间,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因而又自发地掀起熄灯后学习高潮。管理员立即启动从教室驱回学生工作,情绪对抗中出现了更大的思想波澜。一些同学激进地质问:我们都已经严格遵守作息纪律了,但在特殊情况下,利用休息时间加把劲,为什么就不行呢?振兴中华,是历史赋予我们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年的神圣使命,时不我待!数学家陈景润日不能食,夜不能寐,几十年如一日,矢志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我们立志以他为榜样,加点夜修时间算什么?潜心钻研、勤勉笃行,既为未来攀登更多学业高峰奠定基础,也是磨炼意志、锻造毅力的必修之课。强烈的进取心再次成为抵触情绪滋生之源,悠然缠绵,欲罢不能。
面对这样的形势,学校展开一波强有力的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深入的学习、过细的思想工作与广泛的讨论,使同学们艰难地走出桎梏而彻悟:熄灯制度不只是一项简单的制约,表象看,允不允许熄灯后夜修的争论焦点是要不要充分利用时间,实质上,这是有没有把纪律真正挂在心上的问题。我们是军校大学生,军人与大学生双重身份的有机统一,必须有纲有目。我们立志成为国防建设的尖兵,首先必须立足于是精兵,精兵就应当具备精悍的军人素质和精良的专业水平,这个是纲,而把本领精准发挥到点上则是目,纲举方能目张。因此,只有打牢军人的素质基础,过好合格军人这一关,才能真正学有所成、有的放矢。作为军人,令行禁止是最基本的素养之一,学业再紧张也不能因噎废食,如果连熄灯这一规定都执行不了,我行我素,怎能确保在军旅生涯中时刻体现精忠之魂,报国之魄。通过思想洗涤,同学们深谙了润物无声的至理,决心从现在做起,在小节用功,于实处着力,精细地塑造自我,持之以恒强化综合素质养成,在每天统一的时间框架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地挤时间、花精力,把提高效率、追求实效作为比学赶帮的目标之一,共襄学业,玉汝于成。
从此,大家沉浸在焕然清新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中。教室攻读时律动的心声、队列行进中昂扬的歌声、日常生活里畅怀的笑声叠加出时代的交响,抑扬顿挫,洋溢着青春的火热。四年的大学时间,同学们在每个晚上熄灯号响起之前,都把时间挤到最后几分钟才依依不舍离开教室,并争先恐后鱼贯奔回宿舍,为夜幕下的校园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每当夜灯熄灭的时候,我心中那盏长明的灯,却格外耀眼,始终不渝照亮着我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