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犁壁山下美如画

发布时间:2020-11-14 09:48:56 来源:潮州信息网

□ 张南山

张氏从犁壁山后芽坑迁徙到犁壁山前马岗繁衍生息,在与原有的马和岗等十八姓村民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性格也发生很大变化,强悍而义气。也许为了纪念某种特殊意义,村名依然沿用马岗。

马岗村前有一条河,即今黄冈河上游,与新丰镇溁东村接壤。堤坝绿竹婆娑,自然风光迷人,马岗桥接通与外界联系。

马岗人口已超芽蕉,而清初渡海到台湾创祖的,人口已超马岗。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大概就是如此。马岗除了楼寨、祠堂、书斋、美食、技艺之外,还具备了别村几乎没有的“八景”及“八景诗”,以及两个“过年”。

马岗八景及八景诗为:

马矶印月

清泾一曲抱村围,皓月光悬印马矶;识得源头来活水,因知千里共明晖。

石寨秋烟

千里庐舍绕溪边,石寨楼高锁淡烟;秋色空蒙堪入画,云林半幅景天然。

桐峰返照

峰高落日乍离东,返照斜阳百尺桐;借问山家何处是,牧童遥指过林中。

云寺晓钟

空山寂寞白云封,望海岭中报晓钟;古刹烟深声断续,棋盘石上雾千重。

犁岽擎天

巍峰高立势擎天,犁岽苍茫俯大千;指顾青云生足下,丹梯独上气无前。

葛潭春涨

满天施雨碧相涵,春涨频来侵葛潭;四面绿波皆妙影,遥看不见径三三。

松岭清风

岗名龙凤势凌空,峻岭松高卓午风;几阵清幽尘不染,披襟当处快玲珑。

霞仙晚渡

村环流水到霞仙,晚渡浮沈在岸边;过客频招须我友,同来一叶泛轻烟。

马岗两个“过年”,除了春节外,还有六月初一“过半年”,其俗与春节相同。五月三十,人们杀鸡、宰猪、买年货。三十晚餐也叫“食三十夜”,合家团聚,喜气洋洋,开怀畅饮。夜晚,围坐品茗,守岁至天明。六月初一,人们穿上新衣服,互相串门做客。全村老少一律休息,禁忌劳作,即使是农忙收割稻谷,也不例外。出嫁的女儿,拖儿带女,高高兴兴赶回娘家。有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回乡观光探亲也都喜欢选择这个时候。六月初一前后三天,都要演戏酬神,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身体健康。

马岗过半年的起因?从前,每当山洪暴发,田园房屋被冲毁,家破人亡。有一年六月初一,上游漂流下来一块木板,到达马岗河界,洪水即退。乡民捞上一看,板上写着“崇政王爷”四个大字。马岗父老认为是崇政王爷的功德,便在河边建了一座“崇政庙”供奉崇致王爷及夫人,傍列诸神。据说,建庙后,再大的洪水也没有涨到庙前的台阶。

崇政庙,位于黄冈河马岗段东边一高台上,坐南向北,前峙西岩,后倚犁壁,山环水绕,庙前古榕荫翳,碧水长流,环境清幽,景色秀丽。建筑呈八角形状的亭榭,俗称“八角宫”,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4年),道光年间重修。庙门联云:“崇圣隆仪欢腾大地;政成民协鼓乐钧天。”上下三层,砖木结构,琉璃瓦顶,八角飞檐朝天。庙围八柱迥廊,浑然一体。顶端压铣铸葫芦,以祛邪镇妖,远望雅秀,近仰壮观。庙内结构独特,无梁无桁,均用木斗拱拼组成,上拱下托,左接右连,层层收缩,归纳天穹。斗拱共计99个,压顶一似为二,寄意九九归宗。建筑结构别出心裁,技艺巧夺天工。

建崇政庙只是精神寄托,重视水利建设才是人间正道,村民在八角宫前筑三堰,以杀水势,还在古榕树下筑石堤,保护周边农田。有碑记为证:

崇政庙襟带霞江,上中饶诸溪奔赴。于是,每夏秋水涨,冲洪震荡,旧筑上下三堰,以杀水势,为庙保障。癸丑甲寅间,洪波骤起,建石坍塌,数年以来,聚沙之岸善崩,而地形平衍,无以柬水。癸亥春,乡老成以庙赛会,庙下信生彩云等虑凿决之将及庙也,爰敛财鸠工,凿石辇木,从新立堤头。神灵之力,水潦刁作,克日告成。经始于二月初一日,竣工于五月十八日。董其役者彩云、国均,同其议者万宁、达来、绍基、玉振、诸洲、式廉、成修。襄其事者宗泽、克受、宏纲、端潢、达初、日新、震捷、跃龙。其用度出之树山银者数千百元,出之丁口银者数十百千两。经费浩繁,则尤赖众弟子之乐于捐助也夫。神灵庇人,波浪息人,知淀神斯废坠,今修之屹然砥柱者,固不必强弩射潮。而众擎为力,积钱勋以分塘矣,是其名不可以不叙。

嘉庆八年(1803年)岁次癸亥孟秋谷旦乡众立

特别是七十多年来,水利建设如火如荼,恶溪已被驯服,成为一道供人欣赏的风景线。

古风古韵犹在,村容村颜巨变。昔日人们不敢想像的美好生活,就在眼前。国道路旁的马岗牌坊式大门楼,亭阁巍峨,成为马岗一个亮点。原来崎岖泥泞小道,如今是宽阔水泥路面;从前独木桥,如今是二车道大桥;从前低矮瓦房,如今是钢筋混凝土高楼。夜幕下,华灯照,八角宫文化广场,男女老少,跳广场舞,打篮球比赛,歌声嘹亮,踊跃抢投,放飞心情。

如果饿了,也不用担心,马岗“如意”大饼名扬天下,吃上一块,健步如飞。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