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有序与无类——读书答客问

发布时间:2020-11-14 09:49:11 来源:潮州信息网

客问:你的读书有没有计划?

我想,如果说有,那么后面紧跟着又是一串问题——为什么要订计划?计划的根据是什么?怎么订计划?怎么实施的?效果怎么样?有什么经验或教训?都是些什么计划?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过去将来时……很可能弄得我头晕。说实话,我的读书多半是随心所欲的野读,所读的书很杂、很乱,有的书甚至很无聊。自然,也不是全无目的。转念一想,话说回来,究竟读书计划也还是有过的。

那么,就谈谈计划吧?

在我看来,读书订计划其实是很被动的事,有时是无可奈何的,带强制性的,也是颇感痛苦的事,因为按计划读书意味着必须放弃野读的乐趣。除非有一个颇具使命感的目标,一个或近或远的崇高的目标,这目标叫我激动,叫我全身心投入,我愿意为之遍历三界,地狱受难,炼狱彷徨,天国飞升,类乎但丁《神曲》。

我约略梳理,读书计划大致有以下几类:一类是为写作大部头而订的。我希望尽可能搜寻到与大部头写作有关的所有书籍、资料,勿使网漏吞舟之鱼;还要实地考察、体验,即使古代题材,也须寻踪觅迹,读现实存在的活的书。一类是为更新知识结构。现代人不可能不受知识爆炸冲击波的影响,欲求得观念的不断更新,除了锐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要仰仗对新知识的探求与汲取。一类是为完善自身的文化素质。在某一段时间内特意读读文史以外的书籍,不但要读与文史相关联的,诸如哲学、美学和其他艺术门类,而且要读看来不甚关联的自然科学,尤其不能忽视对政治生活和政治斗争的研究,不懂政治的文人永远是马基雅维里嘲笑利箭下的靶子。还有一类计划可以称作复习功课的日程表。是自我“回炉”,也是课外“补习”,我相信孔夫子的话,温故必能知新,倘若温故只能知故,风风雨雨几十年岂不白活?或许还有其他类别,我想总是依求知的目标而定。

计划实施的效果如何,可以有量化标准,比如,大部头是否完成,是否得到预期的成功;但也不必寻找量化标准,就读书的实质而言,书对于人的影响原本是潜移默化的,诸如知识结构、文化素质之类,可以感知,却又无形,所谓“立竿见影”之类,大致靠不住。你无妨追忆学习和写作的过程,能激发你的奇思妙想的往往不是读书计划中的那些书籍,偏偏是不知什么时候的野读所得。岂不怪哉?

有序的是计划,无类的是野读,我无意以一己的感觉去比较计划与野读孰优孰劣,我只是想,如果把人的读书看作是一个运动过程,那么计划的有序是相对的、暂驻的,野读的无类是绝对的、永恒的,如斯而已。我于是认为,读书可以有计划,但不可以迷信计划。客当有以教我。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