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况味是什么味

发布时间:2020-12-04 11:21:46 来源:潮州信息网

□ 付振双

一入秋,在渐寒的微风中,冷气拍打着岁月的面颊,将整个夏季的阳光锁在树叶里。于是,只消几个秋日,金黄的叶片挂满树的枝桠间,呼啦啦……哗啦啦,然后悄无声息地飘下来,默默躺到草丛中。

秋天的草,枯黄,干瘦,没有一点生机,几丝阳光的暖辉映在它的身体上。待温度传递给我们时,我们才发觉封印在其躯壳中的,除了阳光,还有着风雨中的坚守,及收获的喜悦和阅尽生活的淡然。草与树叶,是秋的伴侣,人生的注定,到处充斥的,都说是秋的况味。

可况味到底是什么味呢?是近似于喜怒哀乐愁的可感,还是近似于酸甜苦辣咸的可尝呢?

说它可感,重点在被感受,有前人诗文为证。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宫梦弼》云:“新妇在乞人中,稔其况味,今日视之,觉有天堂地狱之别。”这是柳和的未婚妻历尽艰辛后的体会,虽不是风花雪月前后的缠绵,却千金难换。郑振铎先生在《海燕·黄昏的观前街》中说:“它比城市多了些乡野的荒凉况味,比乡村却又少了些质朴自然的风趣。”在他的心目中,况味含了些情趣,感同身受。

况味的可感,让人总以为它有着分别,或出于时空之中,或存于地域之间,有着寡淡或浓厚的比较意味。但可感之外,也有人觉得它可尝,直接带来味觉上的刺激。

柳永《梦还京·夜来匆匆饮散》词云:“追悔当初,绣阁话别太容易。日许时、犹阻归计。甚况味。旅馆虚度残岁。”王实甫在《西厢记》中说:“孤眠况味,凄凉情绪,无人伏侍。”在他们的体验里,况味带着滋味,是经品尝而得,有要说却难说明的感觉,比单纯可感的感受要更深一层。

这样看来,秋之况味,多少渗透着可爱,不仅将感受或滋味具体化,还直接引人想象,乃至心神往之。另外,虽然说况味在秋者多,但不代表其他季节没有况味。

好些时候,况味所幸与季节的联系微乎其微。如明人龚诩作《寒家况味诗》三首,其一有“花为可簪遭屈折,草因无用得新鲜”句,怨气与无奈并存。后接着说道“分无求外时时乐,物不贪奇种种便”,及至“从此闭门甘寂寞,一囊羞涩任无钱”,“狂傲”之态尽出,但不叫人反感,易让人想到“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的唐寅。

总之,况味这种味儿很有味儿,值得慢品细悟,其中自有大境界。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