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宏伟阔大沉毅壮美——翁万达书法艺术管窥

发布时间:2020-12-07 09:38:05 来源:潮州信息网

□ 翁义彬

翁万达(1498-1552),字仁夫,号东涯,谥襄敏,明一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翁万达为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进士,以文行武事,多谋国靖邦、抚夷制虏之方略,且战功卓著,三次被封为兵部尚书。纵观其不平凡的一生,不仅文治武功非常出色,且能诗善文,著述丰赡。

以其纵横捭阖的才华而论,翁万达的书法艺术也应相当可观。遗憾的是身后留下的书法作品却非常少,证据确凿的只有其原配夫人张氏出生地庵埠官路村的“张氏家庙”这一牌匾。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一牌匾中解读出其书法艺术的很多端倪。

“一字见心”的精辟论断

也许有人会发出疑问,一块四字牌匾如何就能窥探一个人的书法艺术,这不是要从一滴水中看出一座海洋的波澜壮阔?没错,一牌匾之中,一个人的书法艺术风格不但昭然若揭,其才学、思想和志向等都蕴藏在其中。

这是因为书法艺术的独特性决定的。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怀瓘有一论断“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大意是,写文章至少要几个字才能表达出意思,书法只要写一个字、一件作品就够了,就看见作者的神采了,所以说是简易之道。清代的刘熙载有名言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换句话说,就是通常所说的“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一个人的学识、才能、思想感情、性格、志向等均可在他的书法中显现出来。

考之古今书法家,“一字见心”的论断可谓十分中肯精辟。临《兰亭集序》可知书圣的超凡脱俗,观《祭侄文稿》可感颜真卿的忠烈和悲痛,览《黄州寒食帖》可见苏轼的豁达情怀,读《古诗四帖》可想见张旭的狂放不羁,品《自叙帖》可知怀素的性情闲逸癫狂和视书法为生命。

四字牌匾的艺术风格

“张氏家庙”四字牌匾采用楷书书写,正是礼法约束下社会公众场合所使用的正统书体。其用笔精到,逆锋起笔,且圆笔藏锋;中锋行笔,后回锋收笔,提按顿挫均非常到位,点画凝练厚重,作为牌匾字体十分的合适。

牌匾字体为外拓型结构,显得宽博而端庄,具有庙宇殿堂的煌煌气象。四字牌匾的章法容易显得疏散拥挤或轻重大小失宜,但万达公这四字牌匾,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且松紧适当,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代没有现代电脑缩放技术,书写榜书均为原字大小。“张氏家庙”四字匾额,长约212cm,高约67cm,字约40×60cm,为大字书写。总体看来,骨力雄劲,但不剑拔弩张,而是含蓄内敛,端庄浑厚,具有宏伟沉雄,雍容大度的气象。

清刘熙载将各种不同身份者的书法风格特点作了概括:“贤哲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以此衡量,翁万达书法既显得沉毅壮美,又具醇厚端庄之美,恢恢然有一种宏大的气象,颜体的风格特征十分明显。

知人论世的具体阐释

根据“知人论世”的艺术鉴赏方法,我们在鉴别欣赏古人艺术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遵循这一规律,我们可以看到翁万达这一四字牌匾的艺术风格与其思想人格是一脉相承、高度吻合的。

作为一代军事家、政治家,翁万达的在军政方面的成就无疑是相当杰出的。《明史》对其推崇尤高:“嘉靖中,边臣行事,适机宜,建言中肯綮者,万达称首。”万历朝首辅张居正评价他说,世宗朝边臣“仅仅推公屈一指焉”。

而翁万达军政成就所植根的,是他忠君爱国的思想人格。他登第后任户部属吏,“以廉法著称”;任梧州知府,被誉为“治行第一”;后长期肩挑南北边防重任,直到逝世。尤值得一提是,明制规定,大臣遇丧事,可守丧三年。而嘉靖二十八年底其父去世,翁万达回乡丁忧期间,因边境告急,朝廷不顾礼制规定守丧期未满和翁万达背痈发作的病痛,急召翁万达再任兵部尚书北上拒敌。翁万达既感激于“特恩”,更“愤北虏之厮狂”,匆匆踏上征程为国效命。后被奸臣谗言构陷,“削籍为民”,因背痈再次发作病亡于归途,可以说是为国而捐躯。

翁万达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在其诗文著述中有明显体现。其边塞诗的代表作《朔州道》:“柳枝侵夏意仍怯,山麓出泉寒不流。我已十年穿虎窟,地今四月尚孤裘。思乡路远频挥泪,报主身轻何所忧。不惜千里求死士,雕戈直向古丰州。”忠臣烈士的形象跃然纸上。其思想人格与颜真卿何等相似,书法艺术风格上的一致也就毋庸赘言了。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