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0 10:46:48 来源:潮州信息网
□ 张楚藩
广场上的吉祥树
宪法,民法,环境保护法
劳动法,教育法,食品安全法……
红色的,橙色的,紫色的,绿色的……
十六种法,十六个大花盘
组成一棵五彩缤纷的花树
跳广场舞的大妈告诉我
这是广场上的新景观
大家叫它“吉祥树”
“吉祥树”前的草坪
鸽子在漫步
远处有歌声飘来——
“一条大河波浪宽……”
羡慕
我羡慕小孙女
羡慕她包了封皮的课本
羡慕她的红领巾和
少先队中队长臂章
羡慕她的铅笔盒、小削刀
羡慕她的橡皮擦和七彩蜡笔
甚至那字迹歪斜的练习本残页
也会令我羡慕不已
我知道倾尽我一生所有
也换不回那段珍贵时光
儿孙自有儿孙福
儿孙自有儿孙福
就是说
儿孙,自有儿孙理解的幸福
牛顿
物理学的曾曾曾曾……祖父
感恩上帝赐予一部
精准的时钟
可他的曾曾曾曾……孙子
更喜欢一只萌萌的
薛定谔之猫
把与被
“把”从不把“被”当回事
“被”天天被被
终于有一天
“被”忍无可忍
把“把”吿到仓颉
仓颉说
你终于不想被被了
“把”的骄横
也源于你的纵容
蜗居静夜
窗外
垂柳掩映的石拱桥
总疑是
长安惜别处
海关钟楼的大钟
正对着我的,是
北京时间
我不知道另外的那几面
是哪个国度的什么时辰
宾馆的歌声静下来了
沿溪的一方水泥地
清理完垃圾的工友
正惬意闲聊
喝啤酒的小伙子
爆了一句什么粗口
扎双辫的大姑娘
握着拳头捶打他的光膀
远村有狗吠顺溪流漂来
是不是有老者扶杖轻启柴扉?
一阵夜风掠过
七彩灯的波影
像极了鲁迅笔下的散文诗
阵雨
猝不及防的阵雨
从高空垂下条条银线
马路上的男男女女
像一群提线木偶
在呼伦贝尔
在呼伦贝尔
我无从下笔
苍茫的草原
蜿蜒的溪流
明澈的湖水
低垂的蓝天
豪放的歌声
滑润的奶酪
连绵的兴安岭
神秘的白桦林
远古的敖包和
崇高的长生天
......
在呼伦贝尔
我无从下笔
直到那一天
跨上一匹
奔腾的骏马
这才知道
我,已成为一首诗
夜读《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雕刻着,一条
中国龙
初秋
夜静,人更静
我又打开
刘勰的千古秘笈
探究——
新时代的“文心”
龙脉
我是三零后
我是四零后
我是五零后
我是六零后
我是七零后
我是八零后
我是九零后
我是零零后
我是一滴黄河水
我是一朵天山花
我是一块长城砖
我是一粒海疆沙
我在百姓需要的岗位
我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我们都是“某零后”
心心相连,环环紧扣
扺御妖风恶浪
传承万古龙脉
耕夫
木麻黄树下
一排简易平房
当年的“戴帽初中”
办在家乡的“东畔园”
我是语文老师、“教导主任”
不领工资,只挣工分
蹉跎岁月
偏磨就韧性“初心”
农耕、舌耕、笔耕
当一名问心无愧的
合格耕夫
街角报亭
凤城的一处街角
高大的玉兰树下
有一个小小的报亭
三轮工友,外卖小哥
上街主妇,下班蓝领
还有过往的游客,喜欢在这里
买一份报纸,喝一杯清茶
在文字中放松
书香墨香,伴着
浓浓的市井气息
听说
这里卖的报纸
更能读出感觉
有感觉的文字
才会上心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横躺着许多石碑:
“奉天忠灵祠”碑
“满洲事变殉职社员”碑
日本天皇“八幡大神”碑
炫耀武运的“柳条湖爆破地点”碑
还有日军的“警备犬之碑”
和
汉奸“郑孝胥夫妇墓碑”
眼前,飘过南京大屠杀那组
血淋淋的数字
耳畔,响着无数慰安妇
凄厉的呼号
这些僵卧的“纪功碑”
分明是万劫不复的耻辱柱
紧紧捆绑在
战犯与人渣身上
十四年抗战
血和火铸就
中华民族的脊梁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九·一八
在《义勇军进行曲中》
我们用我们的民族魂
撞响沈阳城里这座
声震寰宇的警钟
诗的事业
诗的事业
向死而生
死神敲门时
你还是得
唱完你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