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5 10:18:47 来源:潮州信息网
观云
打开大学《毕业纪念册》,小崔同学的特别留言跃然扉页:“四年同窗,您比我们多了一份学历、一本证书——理发学士。感谢您,我们的发型您做主。”36年前同学们毕业各奔东西那时刻,我怀揣着“工学学士学位”,同时被大伙儿赠授“理发学士学位“,故号称“工理”双学士获得者,衷情与诙谐的场景历历在目。
这是一个难忘的故事,是一段平凡中略显艰辛的经历。读大学的四年时间里,我竟然为同学理发近五千人次,这并不比多研修几门科目轻松。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1980年8月29日中午,我抵达某军工大学入学报到。下午,学校即统一安排我们理发并穿上新军装。其时,各地男青年都热衷长发、牛仔服、喇叭裤,我们作为“天之骄子“考上大学,难得父母的倍加宠爱新添了时装,再加上蓄点长发,自觉颇为时尚,更感意气风发。孰料这强烈的时髦心被“携笔从戎“刹那打碎了。
集中理发后,很多同学都照着镜子细品那看似笨拙的“小平头”,惊叹潇洒顿失,哭笑不得。小崔同学尤其特别,他脸型稍长,上下略尖,颧骨微高,俨然一个“申”字。眼见这丝毫不搭的“军剪”,犹如山峰顶上长了一撮小草,他歇斯底里大吼起来:“干嘛把我的头发理成这样,我们崇尚美的权利被剥夺了,我强烈抗议!”在隆重的开学入伍仪式前夕,按部就班的准备活动被这一冲击搅乱了,大伙儿的情绪骤变低落。
“同学们,今天,你们已是大学生,更是军人。须牢记,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令行禁止是军纪的起码,整齐划一是军队的日常。理一个平头,既是军容的标准规格,也是军人职业的必然要求。从今以后,大家不仅要按规定每半个月理一次发,而且还要把保持良好军容风纪作为素质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美是多样的,外表美与内在美的谐振才是最具气质之美,我们军校大学生独特的阳刚正气与聪慧涵养,恰是高光青春的顶级体现,大家想一想在不在理……“在当天晚上的思想教育课上,新生大队政委娓娓道来,像春风徐拂,打通了同学们的心窍,也使我深谙其逻辑及哲理。我想,理发这件生活小情节,将伴随我们的军旅生涯,如果每次总得斤斤计较,那还了得。然而,爱美之心毕竟是青年人的至尚,所以,针对理发这件事,如果细致的思想工作能辅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岂不是事半功倍。我琢磨着,如果能在统一“军剪”格调上破解统一“平头”规格的束缚,使每个人的头发既符合军容要求,又能根据不同脸型趣美存异,将有效管控好这一“小事”。
经过半个月的构思,我终于在入学后第二波理发高峰时,毅然决然起而行之,亲临实践。我从小崔同学着手,斗胆地向他自荐,并信誓旦旦地描绘了我将给他一个怎样的形象。小崔将信将疑居然让我理了一把。神差鬼使,我第一次操推剪和薄梳,却破天荒地理出了总算成功的个性发型,小崔满意了,同学们嗨翻了。从此,大家都说:“我们的发型您做主!”我被众人一举推为专职理发员,却之不恭。历时四年的“研修理发”就这样开课了。
军校生活节奏紧凑,学业课程繁多,一寸光阴一寸金。可是每半个月为一周期的军容检查却是理发的高峰时间,我们同专业的二个班共57人,都争先恐后要求理发。于是,我每次都必须集中几天的课余时间,一个接着一个干才能完成任务,午休时、傍晚间、夜修前甚至周末一整天,都成为我“研修履职”的主时段,消耗了大量精力。半年下来,我深感又累又烦,客观上的几次打击,更让我几乎难以为继。
起初,由于技能稚嫩且众求各异,每次的全身心投入,都重复着筋疲力尽、手起血泡。事后,我叩问自己,这是何苦呢?为大家理发挤占了大量的学业时间,也使我时常滋生懊悔情绪,有一次正好碰上《流体力学》课程结业考试,我们攻读的美国加州大学直译版课本抽象难懂,加之学时又少,简直就是啃硬骨头的活儿,临考前同学们都争分夺秒归纳复习,力争上游,我却疲于“研修理发”,仅剩一周的课余复习时间就被占了四天,心里那种郁闷、焦急甚至暴躁无法言表。特别难受的是冬天里,在零下几度的气温中,早已冻疮且十分僵硬的五指强撑着长时间推剪之重,手连心疼。还有,在凛冽的风雪天,每当为同学们理完发,自己却错过每周末一次的热水澡堂开放时间,莫名的自责更为强烈。我为当初的自告奋勇而后悔,思忖着怎样中断这种无休止的“吃亏”。但是,面对同学们热烈的感谢,我不敢告劳,多少次想偃旗息鼓,多少次又重拾信心。
同学们一直的信任,不断地鞭策我思考与抉择。“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命运的眷顾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青春际会,情同手足,大家需要我献出微薄之力冥冥是我人生之幸,这种“吃亏“也是福缘啊,我怎能不珍惜!顿悟之后,我彻底抛弃了纠结的心,扭正思想,牢固树立热情待人、助人为乐、先人后己,克己奉公的理念,坚定读好书、做好人的价值取向,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工作、生活态度,力求获得四年修业全面丰收。思想为行动指南,从此,我严谨地担当理发员职责,一丝不苟为同学们服务,出色地塑造每一杰作,倍受大家推崇。那融汇着同学们励志昂扬、阳光奋发的精神氛围,成为我用心用情为维护军容风纪作出贡献的不竭动力,更令我持之以恒“研修理发”直至毕业。
36年光阴如梭,一眨眼同学们都已年近花甲。现在,大家在班群里还经常对我赞不绝口:四载学业,您比我们至少多修了一门功课。我想:这何止是一门课,你们的发型我做主,小小作为耕获大大修行。你们让我推一剪、则助我长一智,真知源于实践,“吃亏是福”的至理益我终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