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03 10:41:55 来源:潮州信息网
12月22日下午,由首都文明办、北京青年报、北青社区报联合举办的“礼让斑马线”专项行动在祈年大街与珠市口东大街交汇处举办。参加志愿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疏导人群,引导车辆安全通行。参加本次活动的志愿者刘先生表示:“无论是行人还是骑行者,都应做到不闯斑马线、不闯红灯,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12月28日《北京青年报》)
众所周知,城市道路设置斑马线,是为了司机驾驶机动车自动减速缓行或停下,让行人安全通过,即机动车礼让行人。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争道抢行、行人闯红灯等交通违法乱象仍然比较突出。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近3年来,全国在斑马线上共发生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九成事故是机动车未按规定让行导致的。
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即礼让行人,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题中之义。在马路上,作为血肉之躯的行人,相比于钢铁构成的机动车是弱势群体,一旦发生事故,行人的生命将会受到直接威胁。基于此,《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可见,礼让行人的出发点是为了安全。
然而,值得正视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行人无故在斑马线上滞留,不按红绿灯行走,不仅让司机无所适从,不得不被动违反交规,而且会造成交通拥堵,甚至引发交通事故。正因为如此,针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不文明行为,北京等地交管部门安装了行人闯红灯视频抓拍、曝光系统,并在部分繁华路段设立了交通整治宣传教育点,现场开展宣传教育,强化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对于闯红灯等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人,也给予相应处罚。
可见,人车相互礼让,才是“礼让斑马线”本义。行人和车辆各守规矩,才是文明和谐的城市交通。换言之,礼让斑马线,还需人车文明互动。比如,在没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车辆应主动减速慢行,礼让行人,行人这时应快速文明过马路,形成一种车让人、人让车的和谐氛围。特别是,交管部门在执法时,不能“一刀切”,应尽量考虑现场具体的情况,酌情处理;交通法规不仅约束车辆,同样适用行人,如果行人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事故发生,也应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