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07 11:41:46 来源:潮州信息网
王中平
俗话说,“腊月二十三,掸尘扫房子”。扫尘,就是春节前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暗沟。
清顾禄《清嘉录·十二月·打埃尘》中记载:“腊将残,择宪书(指历本)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所以,各个地方扫尘的日子有所不同。我们家每年从腊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这段时间都叫做“扫尘日”,也叫“迎春日”。
腊月二十三,一大早,父母就开始忙碌起来。母亲先把被褥、蚊帐拆下来,浸泡在一个大脚盆里,搬出锅碗瓢盆,放在坝子上,其余的用塑料布遮住。父亲在竹林里砍回一根长竹杆,用竹子的枝叶扎成一把扫帚,捆绑在竹梢上,清扫屋顶、房梁、墙壁上的灰尘、烟尘和蜘蛛网。 以前的老房子是土墙房,地板也是土,清扫的烟尘落在地上,地板变成了黑色,父亲用锄头把这一层黑土铲掉,地板露出黄色的泥土,父亲再用木锤把地板平平整。母亲在旮旯角落清理出不用的物品,把所有家具归放整齐,用毛巾把门窗擦洗得干干净净,换上新的窗帘,整个房子便明亮舒适起来。
屋后是崖壁,常年砂石滚落,一年下来檐沟就填满了。清理檐沟的砂石,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虽然辛苦,但父亲每年都要清理,疏通后的檐沟流水顺畅,没有了往日的污秽,如去掉了旧年所有的晦气和霉运。
以前的蚊帐是麻纱的,而被子是蓝色印花布。母亲每年被子清洗后都会放在米汤里浆一下。除夕夜躺在新稻草铺的床上,盖着米汤浆过的被子,周围散发着稻草的芬芳,既温暖又舒适。
扫尘,“尘”与“陈”谐音,有“除旧布新”的含义,有“辞旧迎新”的愿望和期盼。父母忙碌扫尘,以浓浓的气氛迎接新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