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金牛奋起

发布时间:2021-02-15 10:17:08 来源:潮州信息网

陆利平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我,对于牛,自然是熟悉的,特别是在夕阳初下的时候,走在乡村小道上的一队队放牧而归的牧童和牛,是乡村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我也曾经成为风景线上的一员。父亲承包生产队犁耙田的工作,这项工作包含放牛在内,如果母牛一年之中有生牛崽的话,生产队还有工分的奖励。说是放牛,其实也不是专业的,只是星期天的时候放牛。上初中的时候,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星期天是要到生产队参加劳动赚工分的,至少也要在家里做家务。放牛不但可逃避到大田里干农活,又可到山上玩,还是比较乐意的。

那时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犁耙田的工具。遇上春耕、夏耕犁耙田,那是真正早出晚归的,牛就没有办法专门牵到山上放养了。给牛的饲料相对也好一点,多了一点番薯藤叶加番薯熬成番薯水。在犁耙田的时候,还要将牛的嘴巴包住,防止它肚子饿时看见草要吃草,这是会延迟工作时间的。至中午时分,人饿的前肚贴后肚,扶着犁,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行走的,有气无力地吆喝着牛往前走……可怜牛,更可怜扶犁人。

我不但放过牛,还犁过田。不过第一次犁田的时候,还没走一圈,牛就不往前行走了,虽然我那一支长竹鞭在后面抽打它,但它就是一动不动,只是不停地喘着粗气。父亲见状,走过来一看,原来是我将犁往泥土里插得太深了,几乎将犁头全部插入泥地里,这叫牛怎么动得了呢?这种情况,后来还犯过一次,这次是将要收工时,一不小心又将犁一下子全部插入泥地里,牛借着惯性,再一使力,整张犁就一分为二了。挑成断成两截的犁回家,一路上收到不少人的冷嘲热讽。在农村一个男人如果不会犁耙田,是很丢人的。后来,我才知道,牛不能使蛮劲,人更不能使蛮劲。对牛的呵斥、鞭打,往往是犁田人无能的表现。其实,人与牛之间的交流只要一根牛绳就够了。父亲手里牛绳子适时的摆动,人与牛的智慧,就在一根绳子上交流、沟通,在一声声的“呦……哦……”之中,温软而悠远。脚下,土地便成波浪状地不断向前翻滚。

再后来,我意识到我是一个不善于种田的人,于是,到外地寻找适合我的“用武之地”。而这,我也见识了其他的“牛”。

在韩江一条叫广济桥的桥上,我见到了一只有三百年之久的“牛”,这是一只屹立在广济桥上的牛,与普通的成年牛一般大小,且从它的形态上看是一只水牛,那是一种十分耐劳刻苦的牛。我记得父亲在生产队的犁耙田时,就是这种水牛,有力气、坚韧、性情又温顺。

广济桥上的牛,我不知道是什么化身的,从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听到了“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鉎牛一只溜。”原来这里有两只牛,在一次发洪水的时候,一只被冲走流入韩江。据说这只溜走的牛下韩江之后,人们朝着下游总寻找不到,后来,有人往上流的方向寻找,还真的找到了。原来,这只牛是用“鉎”铸造的,这么重的鉎牛落到水里,河沙自然向两边滑走,而鉎牛自然而然地随沙的滑走往上游滑行。

这是一只守望几百年的牛,它担负着“镇桥御水”的使命,更是守护着一方风水宝地,守护着一方风调雨顺,守护着一方国泰民安。鉎牛是广济桥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寄托了潮州人镇江御水的希望,而且还赋予了它更神奇的治病与增运功能,摸摸牛,不生病,摸摸牛,交好运……这也是鉎牛被游人摸的光滑明亮的原因。当现在广济桥成了网红桥之时,这只鉎牛更是成了网红牛,看,又有游客摸着牛与它合影了。

见过一头年轻的牛,不到四十岁,它与这广济桥上的牛相隔七百多里。但它的牛劲、牛风却影响着这座城市,改变着这座城市,乃至改变整个中国。这是一只被命名为“开荒牛”的深圳牛。一头身体前倾、肌肉紧绷、正在猛烈拉动身后树根的公牛,双目圆睁,头部用力向前几近地面,四条腿紧张地蹬踏,向前弯曲的右前腿和另外三条后蹬的腿形成对立统一。很明显,这是借用牛这种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农耕文化元素,来表现人们不畏艰难险阻,埋头苦干、勇于开拓、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而牛身后的树根,就犹如落后的观念和意识,如不彻底铲除,就会阻碍新生事物的发展。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新崛起的经济特区,在这里实施的许多方针政策是具有探索性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开荒”。但是,它更就是那一个机器轰鸣,百废待兴的建设高潮,那一代人就是像老黄牛一样,需要开荒建设,需要负重前行,拔掉穷根,开创新的城市。

深圳从一座小渔村蜕变为一座世界级的大都市,用什么来形容,深圳人和来了就是深圳人的你我,怎样在一穷二白的深圳大地上,画出如此美丽的图画,很明显,开荒牛指向更广泛,每一个在深者、来深者都是广义上的开荒牛。

其实,牛的寿命是没有那么长的,正常的牛也就是二三十年而已。昔时乡村中,如果一只成年牛突然倒下了,急坏的不是一人二人、一户两户,它急坏的是一个百多人口的生产队,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会流下眼泪。牛是什么?犁田、耙田,说到底是为乡下人填饱肚子打下第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一只成年牛,一个春耕、夏耕要完成多少大田的犁耙是固定的。所有牛全部健康还显得很吃力,更何况突然有一只成年牛倒下呢?从某一种意义上说,牛主人关心牛的健康胜过关心自己的健康,毕竟,在乡村,牛是农民的第二生命。

有这样一只牛,四面八方的人盯着它,希望它扬起蹄,奋力向上,再向上。在她向上时它会渐渐变成红色,这是一种激动人心的颜色,这就是股市的“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很多人,人挨人、人挤人,排成一列列看不见的队伍,在等待一个个小窗口的开启,那是一个全民“股”动的年代,因为你在这个小窗口中拿到一张小小的抽签证,意味着你就有机会拥有了原始股票,意味着你将有机会与“牛”结缘,那是一个只升不降的年代,那是一个牛劲牛市的红彤彤的“股”舞年代。

好啊,在这牛年到来之时,我们期待着国泰民安、平安吉祥;期待着事业红红火火、兴旺发达;期待着金牛奋起、牛气冲天;期待着口袋里更加“股”起来。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