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尼日利亚突变株现身广东,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1-03-18 09:40:13 来源:潮州信息网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3月17日0-24时,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广州报告,来自沙特阿拉伯。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广州报告1例,来自美国;佛山报告1例,来自印度。新增出院3例。

截至3月17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246例(境外输入850例)。目前在院32例。

尼日利亚突变株造成社区流行的风险极小

近日,广东省疾控中心从两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个案的鼻咽拭子中首次发现B.1.525尼日利亚突变株。

这是国内首次通报发现新冠病毒尼日利亚突变株,也是省内报告发现的第三种新冠病毒突变株。今年1月,B.1.1.7英国突变株和501Y.V2南非突变株先后出现在广东。

但报告发现尼日利亚突变株,意义非同一般。这一变种,相比起之前的“英国株”“南非株”,可能要棘手得多,甚至有的人将其称为“迄今最恐怖突变”。

为何新冠病毒能变异得如此之快?尼日利亚突变株有何特殊之处?发现尼日利亚突变株,会给国内疫情防控制造新难题吗?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何剑峰为你解答。

变异是一定会不断发生的事

新冠病毒变异不是新鲜事儿了。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显示,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数百种新冠病毒的变种,其中有三种突变株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分别是去年9月发现的“英国株”、去年8月发现的“南非”株以及去年12月在巴西和日本出现的P.1。

世界卫生组织每周会通报这三种突变株的传播情况,从3月9日的周报看,这三种变异病毒已经分别在110、50和30个国家出现。

2020年12月底,尼日利亚B.1.525突变株首次被发现,如今已在德国、意大利等近30个国家发生传播。近期,法国、美国又陆续报告发现新型新冠病毒突变株。

为何新冠病毒会频频“变身”?何剑峰解释,突变可以说是新冠病毒这类RNA病毒的最大特性。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会大量复制自己来实现感染传播。在复制过程中,RNA病毒并没有校正机制,出现复制错误无法自行纠正,在大量的复制中就容易出现小的变异。

“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一定会不断发生。”何剑峰说。

突变株有这些特性

偶然发生的复制错误,也可能让病毒特性发生明显改变。科学家们一直都担心,会出现一种新冠变异株,让人类花大力气研制的疫苗失效。

“尼日利亚株”就具备这样的潜质,这也是全世界为何如此关注的原因。

何剑峰介绍,尼日利亚突变株是在“英国株”与“南非株”的基础上变异而来,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尼日利亚突变株的D614G、Q677H位点发生突变,这两个位点的变化让病毒进入细胞的能力增强,进而增强病毒的传播能力;

二是与“英国株”相同,尼日利亚突变株的S蛋白存在3个氨基酸缺失,这同样将增强病毒进入细胞的能力,增加病毒的感染力;

三是“尼日利亚株”拥有与“南非株”相同的E484K突变,这一位点是新冠病毒抗体或疫苗产生作用很重要的靶位点。如果这个位点发生变异,会增加抗体对病毒的识别难度,从而使病毒逃避“追杀”;

四是尼日利亚突变株的S蛋白N端结构域的Q52R和A67V出现了氨基酸替代,由于新冠病毒的N端结构域具有很高的抗原性,这个区域发生突变,容易导致“抗体中和逃逸”现象出现。

简单来说,“尼日利亚株”的前两个特性让它变得感染性更强、更容易传播;后两种特性会让它更容易逃脱抗体的“追杀”,可能导致疫苗失效。

不过何剑峰表示,目前国内外关于疫苗对“尼日利亚株”的效果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数据,目前对于疫苗可能失效的判断仍主要是理论上的推断,还需要更多实验室的研究。

接种疫苗是最好的保护手段之一

假如病毒变异株会使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病例再次感染,打疫苗还有意义吗?何剑峰认为,打疫苗的好处仍是显而易见的。

“世界上所有的疫苗都做不到百分百有效。”他说,打疫苗相当于为自己穿上了一件“防弹衣”,但并非是百毒不侵的“金钟罩”,总有一小部分人打了疫苗也产生不了保护作用。但接种疫苗后,却可以百分百地避免出现重症和死亡。

目前,国内均为低风险区,要迅速建立免疫屏障,接种疫苗是最好的手段之一,“全民接种的路子一定要走的。”何剑峰说。

我国现在已经批准4款附条件上市疫苗,分别为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科兴中维公司以及天津康希诺公司研发的疫苗。其中,前三款为灭活疫苗,打两针,最后一款是腺病毒载体疫苗,打一针。

3月15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3月14日,全国共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498万人次。

何剑峰说,我省陆续捕获境外输入的突变株,也提示全球疫情仍处于发展变化阶段,要加强对病毒监测,守牢“国门”。“尼日利亚株”在国内首先由广东报告,除了从广东入境的人员占比非常大外,与广东一直保持着紧张的监测态势,并持续增强检测能力也很有关系。

“捕获变异病毒株只是第一步。”何剑峰表示,目前,广东省疾控中心对尼日利亚突变株的病毒分离及研究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对分离出的突变株,主要将开展现有检测试剂有效性的评估、单克隆抗体的筛选、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估及新的疫苗株的筛选四个方面研究。

何剑峰认为,目前我国对境外输入病例采取严格的闭环管理,突变株均由境外输入病例中发现,造成社区流行的风险极小。但这不意味着每个人的防疫措施可以松懈。他呼吁,大家仍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的“防疫三板斧”。

广东两地最新回应!

3月14日,据厦门市卫健委通报,3月13日新增一无症状感染者许某曾搭乘D2284次动车返厦,途经广东深圳北、深圳坪山、惠州南、汕尾、普宁、潮汕。

据微信公众号“惠州发布”、“汕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月16日、3月17日,惠州市疾控中心汕尾市疾控中心分别就此事进行回应,两市均表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要求,结合许某核酸检测结果以及感染风险综合评估,不需要判定许某的密切接触者以及次密接者。

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密切接触者定义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根据厦门市卫健委通报情况,许某从3月5日乘坐动车到3月12日检出阳性,间隔了7天时间,而非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遂该趟动车中与许某同车厢乘客不属于定义中的密切接触者范围

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一般接触者定义: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铁路列车具体判定原则:全封闭空调列车,病例所在硬座、硬卧车厢或软卧同包厢的全部乘客和乘务人员。非全封闭的普通列车,病例同间软卧包厢内,或同节硬座(硬卧)车厢内同格及前后邻格的旅客,以及为该区域服务的乘务人员。

因此,与无症状感染者许某同车厢乘客属于定义中的一般接触者范围。对一般接触者的管理方式为: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来源:广东卫健委、南方+、信息时报、广东发布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