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潮州红色印记|追忆峥嵘岁月感悟初心使命

发布时间:2021-03-22 09:15:53 来源:潮州信息网

1927年8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我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也就是在这一年,起义军南下潮州,并在潮州建立了历时七天的红色政权,史称“潮州七日红”。

追忆峥嵘岁月感悟初心使命

△3月21日新闻视频

记者 严育

西湖公园涵碧楼前的这棵木棉树,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树龄,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树干依然挺拔苍劲,花开红艳似火。当年,南昌起义军进驻潮州后,周恩来同志就是在这棵木棉树下,向群众演讲革命道理,鼓舞工农奋起斗争。

1927年9月23日,在潮州工农武装的策应下,南昌起义军占领潮州城,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彭湃等领导人同时到达。起义军的第三师司令部就设在西湖涵碧楼

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立佳

起义军占领南昌后,根据党中央的计划,于8月3日撤离南昌,挥师南下,经赣南入闽西,直奔广东的潮州和梅州。目的是准备同富有革命传统的粤东农民运动汇合,经营和发展潮汕,建立革命根据地,夺取出海口,取得共产国际的援助,积蓄力量,再度北伐,彻底推翻蒋、汪政权。

当时,在潮州城的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工人、学生骨干和商会代表,热烈欢迎起义军入城。在起义军的帮助下,潮安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潮安县革命委员会,恢复了农、工、商、学、妇等各界群众团体,帮助农民自卫军攻打反动民团、打击反动派。

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研出版科科长沈翘

9月24日,在潮州短暂停留休整后,周恩来等人率起义军主力奔赴汕头。9月30日下午1时许,国民党黄绍竑部约9000兵力到达潮州城外围,攻打留守在潮州的南昌起义部队。由于敌众我寡,力量悬殊,起义军在竹竿山与敌激战后,于当天下午撤离潮州城。

南昌起义军在潮州停留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七天,却建立了深厚的军民情谊。起义军播撒下的革命火种,也成为战争年代潮州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夺取革命胜利的精神支柱。

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研出版科科长沈翘

红色政权虽然只维持了短短七天,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播下武装斗争的火种,点燃潮州人民武装斗争的烈火,冲击了国民党在潮州的根基,有力地推动了潮州人民的革命斗争。

潮安的党组织,也在斗争中得到发展壮大。到1928年初,潮安全县已建立了登荣、归仁等8个区委,40个支部。

在登塘镇世田村,有一处天然石洞,面积约20平方米,山洞的上方有一块天然巨石,洞内有一人高,虽不宽阔,但后面有出口直达山顶,进退自如。这个山洞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的军部所在地。

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研出版科科长沈翘

1929年,古大存带领红十一军在登塘一带创建红军革命根据地,在当地党组织的配合下,潮安登塘的世田、伍全一带的山村,先后恢复或成立了农会,在白茫洲建立了县级红色政权——潮安县革命委员会。

土地革命时期,老一辈革命家方方、古大存等以世田为据点,设立红十一军军部,创建革命根据地,领导革命斗争,保存了东江革命力量,期间22位先烈英勇牺牲。在世田村村口,红十一军烈士纪念碑巍巍矗立,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记者 严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潮安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建立潮安县革命委员会,各区相继恢复了区委和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工农武装,开展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标志着潮安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

作为中央苏区的南方屏障,潮安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积极配合中央苏区主力红军的历次反围剿斗争,为缓解中央苏区的军事压力以及后来主力红军转移长征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立佳

红军长征后,潮澄饶红军和游击队仍然坚守在根据地开展了一年的游击战争。潮安是粤东坚持到最后的一块革命根据地。潮安革命根据地是粤东各个根据地中坚持时间最长久,游击区域最宽阔,对敌斗争最激烈,牵制国民党军队最多,对中央苏区贡献最大的红色区域。

来源: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