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如何让基层党建变得温情脉脉?南方杂志深度解码潮州“党建+文化”

发布时间:2021-03-25 09:04:53 来源:潮州信息网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惠民、和谐、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潮州探索将“精致、包容”的传统文化内核,融合“拼搏、感恩、奉献”的人文特质,作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感染力、凝聚力的重要抓手,有力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精细化、精准化。

潮州市湘桥区湘桥街道开元社区“新年第一课”。

正月初一,潮州市湘桥区湘桥街道开元社区“新年第一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双忠庙举办,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和志愿者济济一堂,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牛精神”深入学习交流。

去年10月,总书记视察广东,强调潮州要坚持文化自信,延续城市文脉,增强文化旅游内涵,彰显城市特色。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惠民、和谐、共建共享为出发点,潮州探索将“精致、包容”的传统文化内核,融合“拼搏、感恩、奉献”的人文特质,作为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感染力、凝聚力的重要抓手,有力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精细化、精准化。

党建筑文化自信,文化助党建提升,这座千年古城,正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广济门

“党建+”融入传统文化

位于潮安区金石镇湖美村的金湖苑,环境静谧闲适,瓷片嵌贴而成的花鸟走兽、神兵天将,在屋脊上熠熠生辉。

由于“不可移动”的特性,“嵌瓷”曾甚少为外界关注。2012年,潮州嵌瓷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年近古稀的卢芝高耗费大量心血,活化金湖苑老宅,打造了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嵌瓷博物馆,将嵌瓷创作成摆件广泛展示。

海纳百川的潮州人,从不囿于一时一地、固步自封。卢芝高打破家族束缚,收徒传艺,倾囊相授。嵌瓷题材也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拓展到潮州新旧八景、亲情民俗、德育启蒙等。

卢芝高嵌瓷作品“霸王别姬”

卢芝高在教授徒弟。 苏仕日摄

“我做这些,是为了能让后人看到,原来潮州嵌瓷这么精美,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坚守艺术良知,展现文化底气,是卢芝高潜心嵌瓷60多年的匠心,更是潮州一众老手艺人不变的初心。

对于党建工作而言,传统文化是根,是润物无声的持久力量。随着潮州保育活化路径益发明晰,越来越多像金湖苑这样的老宅旧院变成传统文化推介的窗口。

民居屋檐和柱头上精制的木雕石雕、“五行”讲究的山墙屋脊和室内地坪的红方砖,诉说着古老的建筑故事。在古城南部的甲第巷,巷长周钦松利用自家祖宅,筹集20多万元重新修缮,筹建甲第乐苑,对潮剧票友和游客免费开放。义井巷的汝南茶舍,原为著名甲骨文研究者周鸿翔的故居,屋内木门上刻着周家的家训。经营茶舍的林叔租下这座百年老宅后,用金漆加以装饰保护。“潮州人看重家风家训,优良传统不能丢。”他希望自己能为传统文化的发扬尽一份心力。

一刀一针、一屋一瓦,都藏着这座古城的新机遇。“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历史勾线、传承添彩,这份“美丽”要优雅绽放,需要春风化雨的顶层设计。

潮州古城文化游品牌效益明显

近日,潮州市顺利通过“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复评。潮州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培养扶持工艺美术人才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文化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潮州市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管理细则》等扶持措施,《潮州市工艺美术保护与促进条例》也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今年以来,《潮州古城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5年)》《潮州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工作方案》相继印发。潮州将通过更为“审慎”与“和谐”的方式,发力文化研究、传承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把古城建设为“活态博物馆”,并努力将潮州打造成为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潮人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展示窗口,擦亮潮州名片。

“不仅要呵护物理空间的‘面子’,更要挖掘文化的‘里子’。”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詹双晖认为,要把精致而丰富的潮州文化挖掘出来、展现出来,更系统地彰显鲜明的地域文化风貌,浓郁的文化风情。

开元社区举办“聆听红色故事”活动,给社区大学生和党员志愿者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党建+”助力红色传承

“这是取全堂公与朱德的各一个字命名的,目的是将本乡祖宗与革命先驱结合起来,纪念当年的红色岁月。”作为发起保护和修整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人,茂芝会议纪念馆馆长詹京才心潮澎湃。

茂芝会议旧址原是清道光年间的私塾,1982年改名全德学校。1927年10月,朱德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在此举行“茂芝会议”。这次会议保存了中国人民军队的种子,为“朱毛井冈山会师”创造条件,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不可磨灭的一页。

全德学校旧址

2017年,当地集中力量打造70公里的红色文化长廊,全面提升沿线村庄村容村貌。同时建起茂芝会议纪念馆,先后被定为“省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市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和“省国防教育基地”。

“由于交通不便,党员教育功能还未能充分发挥。”2020年底,连接大埔和饶平的大潮高速建成通车,詹京才十分高兴。“从市区到纪念馆车程缩短约1小时,还能与三河坝战役纪念馆串连,极大推动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的重要党史事件研究和教学。”相关部门正在努力争取支持,拟在保护旧址基础上扩建红色文化广场。

潮州红色资源丰富,革命旧址硬名片和红色故事软名片交相辉映。

潮州凤凰是“中国乌龙茶之乡”,“宋种”单丛茶有着“东方红”“主席茶”的美誉。

1955年,大学生梁祖文受委派在凤凰镇指导茶业复产工作。读到毛主席“饮茶粤海未能忘”的诗词,他有了大胆的想法:让单丛茶香飘入中南海!经过讨论研究,茶农文永集的“宋种”入口平淡但气韵极长,与主席诗词味之弥甘、豪气冲天的气质最为契合。

于是,一段“翻身不忘主席恩,誓将好茶北京送”的佳话传播开来。茶叶辗转到了主席手中,不久,文永集收到中央回信,信中表达了谢意并婉拒再次送礼。自此,这款茶改名“东方红”。它的故事,饱含潮州人民质朴的感激之情,和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关爱。

潮州七日红、左翼文化运动“潮州六杰”、革命母亲李梨英……随着一张张红色名片的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潮州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生动展现。红色旅游、研学亲子游等新业态市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最好课堂,潮瓷、潮绣、潮菜、工夫茶等老字号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满足游客“游中学、学中游、游中悟”。

下一步,潮州红色文化、南粤古驿道、少数民族村寨资源还将穿点成线,串珠成链,完善配套活化利用,打造精品旅游研学线路。

“党建+”赋能社群文化

“俯以观今,和则引谐”、“居敬行简,修己利人”……走进位于枫溪区长美二村的成满公祠,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往日的祠堂修葺一新,成为民俗文化中心和弘扬孝道美德的新场所。

潮州人对宗族传统、邻里相亲极为珍视,抓住了潮州社群文化的特点,就找准了基层治理的关键。发挥宗族、邻里的亲密聚合力量,身边人讲身边事,让百姓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角,是潮州近年努力的方向。

一度是危房的义安路双忠庙,氤氲茶香中,人们传颂着爱国、忠义、感恩、奉献的故事,品味潮曲潮语的雅韵。集党建文化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居民议事厅于一身,双忠庙已是基层公共文化娱乐的新舞台、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新载体、宣传党的理论和图景的新阵地、联系群众的新桥梁。

“潮州人自古就有‘种田如绣花’的美誉,‘精细’也融汇在潮州党建工作之中。我们坚持发扬工匠精神,因地制宜做好精细文章。”潮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继新表示。

绣花功夫运用于党建领域,能让党建工作变得温情脉脉。潮州市以湘桥区为试点,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开展党建阵地“微改造”、组建区域党建“微联盟”、进行社区网格“微管理”、实施党建创新“微项目”、探索党员管理“微积分”、完成党群服务“微心愿”的“六微工作法”,大大增强了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潮州市委书记李雅林指出:“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把潮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研究好、呵护好、建设好,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把深厚寄望转化为奋进动力。目前,潮州市委与南方杂志社以实际行动践行“乘势而上、起而行之、感恩奋进”,成立粤东地区首个基层党建研究基地和“党建+文化”研究实践基地。潮州市委党校、南方党建智库形成合力,将理论研究、党建传播优势资源,转化为做好潮州党建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具体举措。潮州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崔建军指出,要借助“双基地”平台资源,以提升基层党建水平为抓手,打造“党建+文化”治理新模式,实现潮州高质量发展。

党建赋能文化,文化插翅党建。潮州,未来可期。

深呼吸

党的建设和精神文化高度结合

潮州的党建实践,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指示精神,深度结合潮州千年文脉地域特点,提出“党建+文化”的课题,是一次党建实践领域的创新举措。党建与文化,如何加?如何融?在党建理论和实践领域亟待破题。

潮州的实践,至少在两个维度上阐释了党建与文化的关系。

第一,党建引领文化。文化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一个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必须要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因而,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引领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在千年潮州的文化继承与创新中,去其糟粕,续其精华,构建影响潮汕文脉最为持久和深沉的力量,为潮汕的区域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魂聚气”和“强基固本”。

第二,文化涵养党建。任何一种党建模式,归根结底就是做人心的工作,要把社会意志和精神力量凝聚起来,因而党的建设必须要和精神文化高度结合起来,将文化中的优质基因萃取出来,注入到党建的内涵中。例如,潮州努力发掘传统文化里的忠孝、仁义等优秀基因,将其融入到党员干部修养范畴,就是文化涵养党建的一个实践典型。

来 源:南方杂志、潮之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