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创文创卫齐动手丨越冬伊蚊存活率高预防登革热莫大意

发布时间:2021-03-28 10:19:57 来源:潮州信息网

3月27日新闻视频

春天到来,日渐升高的气温和频繁的降水,为蚊虫孳生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环境。三月起,市疾控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巡查,通过布雷图指数密切监测蚊媒密度变化情况,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

登革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连日来,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我市部分村居蚊媒密度变化情况开展巡查监测。

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副科长 蔡钟贤

我们选择点的原则就是以往有发生过登革热的区域或者每年检查数值偏低或者偏高的一些点我们要做复核。

巡查中发现,个别群众预防登革热的意识仍然偏低。在城西街道厦二村的这处田地里,一个露天放置的泡沫箱内积水过半,成了孳生蚊虫的温床。西新街道新合社区内,房前屋后不时可见闲置的瓶瓶罐罐,一旦容器内出现积水,就会给蚊虫提供生长环境。位于枫春南路的这个住宅小区内,花圃间闲置着两个花盆,残留在盆内的积水中,肉眼可见密密麻麻的孑孓正肆意孳长。

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四级主任科员 翁豪

发现这些孑孓,蚊子的幼虫,就把它花盆翻盖过来处理就可以了。这些最好收掉,不然比如在浇花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积水就会孳生孑孓,如果有外来登革热病人进来的时候就会造成传播。

市疾控中心提醒,受气候影响,越冬伊蚊存活率高,前期防控工作需引起重视。

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副科长 蔡钟贤

今年的冬天属于暖冬,暖冬有利于伊蚊的越冬生存,会使2021年伊蚊种群密度提升的时间会提前,如果在前期没有做好防控,清理孳生地的一些工作,会造成接下来种群密度比往年高。从检查情况来看,总体来说现在伊蚊的密度还不会太高。但是我们现在发现一些风险,就是露天容器相对比较多的,接下来随着雨季的到来,加上气温升高,会让伊蚊种群密度迅速上升,这样也不利于我们接下来登革热的防控。

翻盆倒瓮除积水 全面动员多措灭蚊

清理蚊虫孳生地,维护城市环境卫生,需要广大市民共同参与。近日,城西街道按照新一轮创卫活动的要求,组织开展春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在城西街道吉街村,工作人员手持灭蚊喷雾机,通过药物喷杀消灭成蚊。与此同时,志愿者进村入户,向居民、铺户发放宣传资料,敦促各家各户清除积水,清理卫生死角。

志愿者&市民

(这个花盆里面有一些积水,记得倒掉。)好的好的。(刚才几个积水的已经倒了,不要孳生蚊子。)

行动中,市疾控中心也派员来到前街村指导灭蚊工作。

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四级主任科员杨雁宏

当成蚊密度比较高的时候,我们应该用化学药物进行喷杀。喷杀要注意时间,就是早上七点到十点,傍晚四点以后,成蚊活动比较频繁的时候,比较有效。

连日来,城西街道组织专业消杀队伍前往下辖各村居开展科学灭蚊,深入各家各户加强宣传,呼吁广大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城西街道爱卫办负责人丁勇

城西街道办事处根据区爱卫办的安排,按新一轮创卫活动的要求,持续开展春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坚持环境治理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原则,全员参与除四害活动,彻底铲除病媒孳生环境。

市疾控中心提醒,清理伊蚊孳生地是防控登革热的关键措施。房前的水生植物、托盘、坛子、塑料瓶、水桶等闲置容器都可能成为蚊虫幼虫的孳生点,市民应自行检查,翻盆倒罐清除积水,以防蚊虫孳生。

来源: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