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诉前调解化纠纷司法为民办实事

发布时间:2021-05-01 09:53:36 来源:潮州信息网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潮州两级法院积极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便民为民的实际行动,推出52项便民利民措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诉前调解化纠纷 司法为民办实事

4月30日新闻视频

近日,潮安区人民法院文祠人民法庭收到一封感谢信。原来,在法庭和归湖镇诉前联调工作室的共同努力下,一笔20年的陈年旧账得以圆满化解。

当事人肖某:以前这个人欠我这笔钱,我打过很多次电话,他也不听,甚至关机,到现在20年左右,从2000年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住址,叫过一个朋友带过去,他不在0155我这张欠条一直留着,到了今年1月20日就去找。

2000年,被告谢某多次向原告肖某购买鹧鸪蛋共计2.67万元,但在支付1.33万元后便不再履行还款义务,尚欠原告肖某1.34万元。

潮安区人民法院文祠人民法庭法官助理张致亮:承办法官接案后,认真分析案情和当事人诉求,考虑到当时春节临近且该笔欠款历时较长、当事人参加诉讼的路程较远,采取调解的方式更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于是决定启动诉前调解机制,积极联合归湖镇诉前联调工作室进行诉前调解。

工作人员耐心向双方当事人阐明法理、分析利弊,做通双方思想工作,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潮安区人民法院文祠人民法庭法官助理张致亮:2021年2月9日,双方来到法庭,谢某当庭付还货款6000元,并约定余款付清时间,肖某也同意放弃货款利息请求。承办法官第一时间依法对双方当事人的还款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及时出具了民事裁定书。至此,诉前调解工作圆满完成,长达20年的陈年旧账也顺利清算完毕。

当事人肖某:非常满意,潮州法院这些人、司法这些人非常热情,很有责任心。

通过诉前调解机制,减少当事人诉累,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近期,市诉前调解(和解)中心收到一起涉及国内某知名品牌的商标侵权的系列案24件,调解中心本着“为民办实事”的理念,用时12天成功调解结案20件。

市诉前调解(和解)中心调解员杨国瑜:其中有一典型案例,原告发现被告在未经其许可的情况下,在淘宝网站上开设了网店,公开销售其侵权产品,这种行为严重侵害到了原告的合法权益,给原告造成了极大的商业损失,所以原告将被告起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原告商标权的行为,并要求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15万元。

调解员及时与被告邱某取得联系,邱某在得知其行为侵权后,积极配合调解工作,希望能与原告达成调解。在与邱某沟通过程中,调解员得知其父亲患病,每月均需花费大额治疗费,邱某为父治病已倾其所有,经济非常困难。

市诉前调解(和解)中心调解员杨国瑜:调解中心本着为民办实事的精神,将被告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原告,并多次与原告进行沟通,经多番努力,最终取得原告同意,将本案进行特殊处理,以最低的调解金额与被告达成和解,该案得到圆满化解。

潮州两级法院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开展队伍教育整顿的“民心”工程,共推出52项便民利民措施。

市中级人民法院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陈欣帆:确立了便民服务大提升、办案质效大提高、多元解纷大联动、惠民普法大宣传等十大项目28条具体内容,以项目式举措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0750开门纳谏,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共征集到意见建议32条,并制定责任分解整改落实方案,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