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刻在石窟里的北魏王朝

发布时间:2021-06-21 09:38:53 来源:潮州信息网

□ 邱喜桂

这天,风和日丽,北魏少年天子文成帝拓跋浚骑马出巡,忽然,马头撞上一名和尚。和尚害怕,连呼“罪过”。拓跋浚喝退上去抓人的左右侍从,对和尚笑道:“此乃吾马识善人,”他认定这是上天要他结识的和尚,便把和尚迎入宫中,奉以师礼。

这名和尚确实是个高僧,法名昙曜,听说皇帝开禁复佛,赶来京城,被马撞上,巧遇皇上。

马撞和尚,撞得好!这一撞,撞出了昙曜世界艺术大师;撞出了云冈石窟世界文化遗产;撞出了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

拓跋浚信佛,喜欢听讲佛法,常召昙曜入宫,相谈甚欢。

昙曜奉命造佛,他仿效敦煌的莫高窟,在平城(大同)西面的武州塞(今山西左云至大同西)凿山开窟。

这便是我们今日信步徐行且赞不绝口的大同云冈石窟,饮誉世界的“昙曜五窟”。

“昙曜五窟”造像,体现了“皇帝即当今如来”的主题,并依照这种礼佛即拜皇帝的构想雕造的。

从公元460到494年,三十四年间,昙曜带领工匠们把武州山重新安置,营造出了一个神采飞扬的佛国世界。即早期云冈石窟,今第16-20五窟,也称昙曜五窟,窟中分别镌建一尊佛像,代表着北魏的五个皇帝。

为了体现皇权的崇高和威严,昙曜尽量追求佛大窟小。在迎合皇权的过程中,昙曜打破了人和神的界限,为以后的佛家艺术,提供了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

云冈石窟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具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显示出复杂多变、方形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

著名学者余秋雨大力推荐人们重读北魏历史,说魏孝文帝是鲜卑人,是佛教徒,他打造出融合希腊、巴比伦、波斯、印度文化的“云冈石窟”,广纳世界文明,为大唐气象奏出序曲。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

北魏王朝的伟大艺术宫殿云冈石窟,以其题材广泛,规模宏大,内涵丰富,雕刻精美而驰名中外。

云冈石窟现存大小洞窟254个,佛龛1200余座,石雕面积18000余平方米,绵延约1公里。

这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圆润,深目高鼻,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浑厚劲健的造像风格。

来到第20窟,岩壁崩塌,造像完全露天,这是道武帝拓跋珪像。

公元386年初,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林河)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大同)。

大佛虽没有第五窟孝文帝佛像高大,但在所有大佛中雕工最精,形象最为完美!

露天的大佛雕像,坐姿显得分外高大。大佛全身比例适称,造型手法简练概括,宽阔的身躯给人以稳健之感。

20窟露天大佛背光外缘西壁的飞天是云冈石窟最有代表性的飞天。这尊大佛为这一时期佛像雕刻的杰出代表,是云冈石刻中的杰作。

走遍云冈石窟,游客都会知道:第5窟为孝文帝拓跋宏像,第6窟为孝文帝祖母冯太后像,第19窟为孝文帝父亲拓跋弘像,第20窟为道武帝拓跋珪像。

每一尊佛,都有一个故事,尤其是至高无上的帝王故事,串起来就是一部令人荡气回肠的北魏史。说云冈石窟是“刻在石碑上的北魏王朝”,一点都不为过。

如云冈石窟中期的第五窟,孝文帝将自己雕凿成了整个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佛像高达17米,双腿长15.5米,膝上可以容纳120人,光一只脚上就可以站立12人。

这尊正襟危坐的释迦牟尼佛,头顶蓝色的螺旋形发髻,细眉长目,双耳垂肩,身着袈裟,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是孝文帝心目中完美的帝王形象。显示着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君主,渴望着带领他的北魏王朝步入更大的辉煌。

公元494年,也是鲜卑人历史上最为困惑的一年。这一年,孝文帝禁止他们说鲜卑语、穿鲜卑服,要改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他还规定,鲜卑人要与汉人通婚,不仅他自己纳汉族大姓女子充后宫,又替5个弟弟娶汉女为妻室,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人。

这一切都是源于孝文帝做了一个决定,要把都城从平城迁移到洛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北魏王朝尽快摆脱较之汉族落后的本民族的思想束缚,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中原人民的统治。

孝文帝的迁都和改革,即便是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动荡,孝文帝也是一个在中国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他是一个可以与周文王、秦始皇、汉武帝、康熙帝等站在同一历史高度上的君主。

再如中期第6窟的孝文帝祖母冯太后像,是云冈石窟中所有佛像中的唯一女性,这是位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

当时,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计诛杀了权臣乙浑,后依据北魏祖制归政献文帝;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薨,孝文帝元宏登基。冯太后二度临朝称制,厉行改革达十四年,尊为太皇太后。

第19窟是拓跋弘像,这是位最传奇的皇帝,11岁当皇帝,17岁当太上皇,22岁被毒死。但毕竟他当过皇帝,也是孝文帝的亲爸。孝文帝为父亲雕像,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余秋雨说,通向大唐之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鲜卑族统治者不仅在这里展现了雄伟的旷野之美,而且还爽朗地在石窟中引进了更多、更远的别处文明。至此我们不能不再一次深深佩服这位孝文帝的远见了,他以最温柔、最切实的方式,让自己的民族参与了一个伟大的历史盛典。

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考证: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的生母都是鲜卑人。李世民的皇后也是鲜卑人。隋炀帝杨广的母亲也是鲜卑人,她和唐高祖李渊的母亲是亲姐妹。

1500多年过去了,拓跋鲜卑这个民族,依旧飘零在这万千佛像的石窟里。

1500多年过去了,在59000多尊佛像中,我们依旧能感受到,那遥远时代里铿锵有力的凿击声和经久不息的梵音。

云冈石窟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的艺术宝库,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来的一座佛国圣殿,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

它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到的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内容。

它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魂,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也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