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誓言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1-06-22 11:52:56 来源:潮州信息网

□ 陈斌

1980年7月,中央军委从全国高考优等生中挑选先进学生,录入国家、军队双重点的军工院校攻读有关专业,系统培养军工人才,我们被录取了。那年代,大学生号称“天之骄子”,读大学还穿上军装,更是时代的佼佼者、除了成绩优秀外,还得经受严格政审、遴选,故显得又红又专。负责招生的军代表说,你们毕业后将到院校、科研机构、装备部门、军事代表室等单位工作。于是乎,大家锚定美好目标,昂首阔步跨进校园,自感人生从此春风得意。

然而,前程漫漫,荆棘载途。

1984年,新年钟声唤启了同学们的倒计时,大家默默期待着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走出校门,走进另一个国防科工殿堂。孰料,毕业工作会上曝出重磅消息: “根据国家战略需要,为了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步伐,上级下令调整分配计划,本届毕业生将全部派到基层,充实一线部队技术力量。”系领导的话音刚出,旋即打破了毕业班日常沉静的氛围。

下基层,到一线部队工作,意味着更苦更累甚至更具风险。据悉,我们班同学还必须到海军潜艇部队去任职。天呐,这对每个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的综合考验何等严苛,大家都是一介书生,入学时只通过普通体检,不具备潜艇兵必备的甲级体质,怎能担当起那么沉重的工作责任、经受起那么峻酷的火线考验?一些同学意志顿失,质询当年招生承诺哪儿去了?

“承诺?军人的承诺就是为国家和平发展、人民幸福安宁保驾护航。到一线部队、在最基层、最平凡的岗位上鼎力科技强兵,夯实军工基础,是时代的召唤,是如山的军令。你们是大学生但更是军人,军人应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清澈洪量的声音,在同学们脑海中久久激荡……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每个人盯着自以为既定的目标,心理产生了巨大落差,五味杂陈,畏缩、抵触情绪强烈。

怎样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自当身先士卒。我们党支部迅速召开生活会,同志们回顾自入学以来,学校党组织的吸引力以及党建引领作用尤其显著,绝大部分同学向往组织,积极靠拢,努力以党员的标准锤炼自己,但鉴于党员条件严格、新党员名额有限,只有德智体能勤绩面面俱优者方能入党,荣幸者凤毛麟角。身为学生党员,全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理所当然,此时此刻更是责无旁贷。大伙儿仰望着墙上的入党誓词,“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跃然入心。这,不就是我们入党时的庄严誓言吗?服从组织分配,不就是我们践行誓言的郑重表现吗?是的!党员们反复重温铮铮誓言,深刻检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澄清胸臆,倍感使命神圣,热血沸腾,莫大的力量油然而生,冲越思想牢笼汹涌迸发。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方面,铿锵有力地发出“坚决服从分配,到最艰苦地方去”的集体心声,另一方面,轰轰烈烈地发布《致全体同学倡议书》,掀起了“从戎报国,路在何方”的讨论热潮。

随后,党员们还抓住有利时机,分头到各班演讲,深入鼓舞人心:“亲爱的同学们,服从,是军人高强执行力之母,个体不折不扣服从、无条件执行命令,是凝聚起整体巨大力量的保证。当兵,意味着牺牲,牺牲花前月下、牺牲天伦之乐、牺牲安逸生活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只有具备百折不挠的牺牲精神,才能勇往直前,所向披靡。读大学、研专业,主观提升自己客观服务社会是必然的逻辑,我们长在红旗下,就必须为祖国的需要而读书。知识军人响应国家号召,匹配国防部署,将更贴切地为祖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大学生虽是“天之骄子”,但绝不能成为矫情之子,军校大学生必须有更强健的体魄、更酣畅的情怀、更丰满的睿智、更高光的青春。携笔从戎,就要竭尽全力汲取知识精华、最高标准锻造精忠军魂、誓为国防奉献毕生精力。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到一线部队去,我们的人生将更精彩。”

誓言的力量催化了头雁效应,党员的引领构筑起众志成城。心灵的感应,思想的共振,使缕缕清泉汇集成滚滚洪流,同学们豁然开朗,争先恐后向组织递交了请愿书,下定决心到最艰苦的单位去。

1984年7月底,我们全班27名同学都得偿夙愿,怀揣着分配命令,马不停蹄奔赴祖国前线各潜艇基地入列,从此阅尽艰难困苦,实现从“书生”到“蛟龙”的蜕变,遨游于辽阔的深蓝之中。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