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14 10:52: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的施行,给畲民带来新的希望,给畲族聚居村带来新的契机。近段时间来,凤凰山畲族发源地的五个畲族村乘着《条例》施行的东风,发挥优势,打造景观景点,用特色文化构建村寨特色,今天,就请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畲族村,一起去探寻《条例》实施后的新变化。
盛夏时节,走进碗窑村,青山环绕,绿水潺潺,新打造的畲族文化主题公园弥漫着畲乡风情,小公园内展示的畲风宣传文化栏,透露着浓郁的畲族文化气息。
碗窑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蓝伟祥:小花园原来是农田,后来就长成了杂草,后来就和村民说以供联社的形式入股,打造一个生态园可以供游客游玩,增加村民收入
碗窑村,以前以烧制陶瓷为主,因此取名叫碗窑村。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如今这种传统技艺在碗窑村已经后继乏人。《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实施后,碗窑村在市人大的指导下,筹备建设畲族非遗馆,保护烧窑传统技艺,打造特色村寨。
碗窑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蓝伟祥:《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市人大牵头来我们碗窑这里建一条柴烧窑。把以前烧陶瓷技术继续传承下去。这里是石屋,要建成我们村的文化馆。把村民的日常用品,收集回来之后放在文化馆展示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科副科长 黄伟锐:《条例》从促进畲族文化利用的角度,明确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建畲族特色文化设施,兴办畲族旅游产业,开发加工具有畲族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品,目的是为了培育优秀畲族文化产业,推动畲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带动畲族聚居村、畲族同胞的经济发展。
有畲族的地方就有畲茶,石古坪村世世代代以茶为生,家家有茶叶,户户有茶山,季季为茶忙,该村抓住《条例》实施的契机,全力做好“茶叶”文章,弘扬畲族村的茶叶文化,增加村民收入。
石古坪畲族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蓝奕锋:茶叶文化也是畲族文化,乌龙茶是原始的主产品种,现在是全村都以茶为生,从祖辈到现在都是以茶为生。目前全村一村一品已经形成。
由于地理、环境及交通等原因,石古坪村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落后。但勤劳的畲乡人民在致富道路上的探索却从未停止过。如今,巧借着《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的东风,勤劳的畲乡人民努力探索着文化致富道路。
石古坪畲族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蓝奕锋 对于畲族文化保护条例,对我们民族是肯定好的。目前就是每有一个工程项目,都会适量的植入畲族元素,游客来到这里,就会有一种进入畲族村的感觉,初步打算发动村民打造茶园观光栈道,一个畲族祭拜点和一个村寨门。
随着《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的实施,李工坑村以发展畲族村寨特色旅游为引领,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村容村貌,特色村寨建设画卷徐徐展开,一条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正愈走愈实。
文祠镇党委委员 苏泽峰:目前,为完善李工坑畲族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畲族文化传承保护,抓紧完善畲族寨门、停车场、石榴子公园改造等设施建设,筹备举办第二届中华畲族发源地潮州凤凰山文化交流会,擦亮发源地招牌。
李工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雷克财:从这两年,各级政府也重视,特别是潮州市畲族文化立法保护,确实是起到了很大作用,今年刚通过这个立法,不只是李工坑,乃至整个潮州整个畲族村(都会实现)大发展。
千百年来,畲族人民创造的畲族文化瑰丽四射,既有语言、服饰、建筑,也有文艺、文物文献、民俗等,是我区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我们坚信,随着《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的实施,凤凰山畲族文化之花在民族发展的道路上会始终璀璨的绽放,焕发出属于她的迷人风采。
区人大代表 李巧端:接下来,可以(推行)聚焦村居打造提升,在加快完善石古坪、碗窑、山犁、岭脚等畲族村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的基础上,李工坑村以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打造成具有凤凰山畲族风情的魅力畲寨,山犁村、碗窑村、岭脚村三村串珠成链打造成生态旅游线路,石古坪村以“文化+茶叶”打造成“凤凰畲茶”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