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1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我市出台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
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
近日,我市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机制日益完善,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风文明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强有力,已出列贫困村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5万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方案》明确,要稳定现行兜底救助帮扶政策和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保持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巩固优化发展类政策,完善产业带动、就业扶持、技能培训、小额信贷支持措施,做好与乡村产业振兴政策衔接。要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建立以村为主体、镇抓落实、县负总责的快速发现和核查机制,及时发现并分层分类落实帮扶,防止规模性返贫。在我市和中山对口帮扶资金中各设立300万元防止返贫监测救助资金,用于对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或产业欠收以致存在返贫风险人员或边缘贫困人员的精准救助。要健全扶贫资产管理机制,持续做好经营性扶贫资产和公益性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工作,完善扶贫资产管理台账和制度体系,健全运营管护机制,完善扶贫资产收益分配制度。??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农村低收入群众是最容易返贫致贫的群体,《方案》专门强调要通过做好精准识别管理、拓展稳定增收渠道、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完善养老保障和儿童关爱服务等手段加强这一群体常态化帮扶。具体而言,精准识别管理,是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接续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工作,实现返贫致贫风险对象动态清零。拓展稳定增收渠道,要高质量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加大粤菜师傅、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力度,同时加强就业服务,积极开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突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脱贫不稳定人口、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疫情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监测发现的特殊困难群体等落实应保尽保。完善养老保障和儿童关爱服务,继续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代缴保费政策,持续加强“三留守”等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和保障,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同时,《方案》还明确要加强医疗保障工作,坚持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贫功能,将农村特困人员、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低收入家庭救助对象等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救助范围,继续全额资助农村特困人员、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低收入家庭救助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根据上级的部署要求,各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已经全部进驻完毕并开始开展相关工作。《方案》提出,要实施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把镇村作为乡村振兴支持重点,充分整合省直单位、对口帮扶市、本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等资源,实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高校毕业生志愿者、金融助理”组团式驻点帮扶。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方案》强调大力发展镇村经济。不断推进千亿农业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做强做大做优单丛茶,大力发展临海农业产业,推进淡水养殖品质提升工程,大力发展富有潮州特色的岭南佳果,深入实施“米子”“菜篮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系列培育工程,着力推进乡村产业延链、拓链、提链。扶持培育镇村特色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充分盘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和资产潜力,依法通过股份、合作、租赁等形式,积极参与产业融合发展。鼓励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提供多元化社会服务,培育乡村美丽经济、生态产业、康养娱乐、休闲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新型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