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潮州红色印记|大园村民英勇抗日

发布时间:2021-07-21 09:15:19 来源:潮州信息网

湘桥区凤新街道大园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外敌入侵,大园村民同仇敌忾、奋起反击,彰显了潮州儿女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

大园村民英勇抗日——《潮州红色印记》系列报道

7月20日新闻视频

在大园村内,一株古老的榕树,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依旧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榕树下有一座启兴公祠,这里是北厢军民抗日斗争活动旧址,见证着军民齐心、勠力抗敌的历史。

1939年7月7日,潮汕青年抗日游击队正式成立,这是中共潮汕地区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组建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潮汕青年抗日游击队在保证党的领导及队伍独立性的前提下,接受了独九旅的番号,公开进行抗日游击战争,当年8月被派往潮安北厢打游击。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立佳北厢,即现在的大园、西塘、莲云、云梯一带。在潮州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发动下,北厢群众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不断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当时,大园村村民陈妙富、吴玉婵等自发组织了一个后勤服务组,在村里大厝内后园给游击队烧水做饭。

1939年11月25日凌晨,近400名驻潮州城的日军登上城外前沿据点云里山和云梯山,准备向西塘、枫溪、大园一带进攻,遭到独九旅的顽强抵抗,日军死伤二三十人。随后,狡猾的敌人用敌机进行轰炸,莲墩村、田东村在重重围攻下失守。

市委党史研究室一级科员 陆妍慧:这次战役之后,参加独九旅战工队的共产党员和青抗会会员,积极协助守军发动群众,在西塘和枫溪一带加强设防,独九旅驻军重新部署兵力。当时,大园村村民蔡绍元、蔡柳元等5人加入了独九旅进行抗日斗争。

1940年1月2日至4日,日军汇集1000余人,配备了3辆铁甲车,再度进犯大园、莲云、竹围和西塘等村。守军独九旅在当地群众的支持配合下,利用多层次防线、工事的有利地形作为掩护,打退了敌人几次进攻。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立佳1月2日,大园村遭到日军的两路进攻,驻守在启兴公祠的独九旅守军顽强抵抗。大园村民配合军队,从各个方向对付日军的猛烈进攻。

时至今日,大园村内断壁残垣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当年战斗之激烈可见一斑。

凤新街道大园村村民蔡树桐:当时村民很勇敢,抱着一个支持军队、让日本军不要攻进来的决心,冒死支持我们的军队,看到军队没得吃,就去煮水、送粥、送番薯汤给大家吃。

日军从早到晚都没能攻入大园,只能暂且止步。3日凌晨,敌军前后夹攻,再次向大园村进攻。独九旅守军奋勇拼搏,最终因寡不敌众无奈撤兵。

市委党史研究室四级主任科员林名熙:这场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其中,敌人在路过西塘时,一辆铁甲车被陷壕沟不能逃脱,守军利用日军企图救铁甲车的时机,精准射击,日寇尸横遍野,填满壕沟,死伤400多人。这场战斗是当时潮安抗日史上杀敌最多、让敌人损失最大的战役。

铭记抗战历史,凝聚奋进力量。近年来,大园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建设,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凤新街道大园村党总支部书记 蔡永华:接下来,我们将对启兴公祠革命旧址进行修缮,加大保护力度,丰富文化内涵,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将大园村建设得更加美丽。

来源: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